5月的一个清晨,晨曦微露,装满来自塞浦路斯柑橘和柚子的集装箱正从货车上卸至水果查验点,等候“检阅”。此时的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还沉浸在睡梦中,上海浦东检验检疫局的查验人员已整装待发,这样的起早贪黑,已持续了整整两年。
七百日夜的见证者
这是中塞签署《关于塞浦路斯柑橘输华植物检疫要求议定书》以来,塞浦路斯水果首次登陆上海口岸。20余吨水果开始了中国之旅,而第一站就是设立在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的进境水果查验点。查验人员现场对其实施了严格的检疫,核查冷处理记录,抽样送相关部门做检测,待检测合格后予以放行。
不知不觉,全国首家在农产品市场内的进境水果查验点已走过两年光景。2011年6月16日,浦东新区进境水果检验检疫集中查验点在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正式启用。“这个‘全国首家’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先行先试,我们要做到最好。”上海检验检疫局动植检处处长白章红信心十足。的确,在规模如此之大的市场内独立开展水果查验是需要勇气的。700多个日日夜夜里,有欣慰,也有艰辛,不变的是对促进水果市场发展的那份使命。
为了满足全球30个国家近100个品种的进境水果查验要求,在上海检验检疫局动植处的帮助下,浦东检验检疫局精选业务骨干成立了工作小组,专设报检绿色通道,发挥专业化、主动化、灵活化的优势,最大程度地缩短水果通关时间,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两年来,累计完成进境水果查验超过5万吨,总货值高达4872万美元。
放心水果的守护者
菲律宾香蕉、泰国龙眼、越南火龙果、智利车厘子、新西兰猕猴桃……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水果摊位上琳琅满目的洋水果,让人垂涎欲滴。进口水果越来越受到市民的青睐,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每月的交易量都超5000吨。“把工作做细。”这是浦东检验检疫局分管水果查验工作的副局长徐国强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为确保市民的水果篮子安全放心,浦东检验检疫局在查验点设置了水果镜检室,配备高分辨率立体照相显微镜,完善水果初检的每个环节,并结合市场情况制定了风险监控计划。截至目前,已累计截获各类有害生物889批次,并根据不同情况做出熏蒸、退运或销毁等相应的检疫处理,绝不让问题水果流向市场。
在诸多水果中,市民觉得最稀松平常的香蕉,却是查验点里的常客,也是重点检疫的对象。截至目前,该市场进口香蕉527批次,重约3600万吨,货值2317万美元,成为两年来进口量最大的水果品种。在市场内有一条让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人引以为傲的百米街道——上海首家黄蕉竞价拍卖一条街。这是一个采取会员制形式为批发商提供竞价拍卖的平台,“昨天刚从集装箱卸货下来的香蕉,今天很可能就已经躺在了竞价平台上了。”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张总经理风趣地说。
这样的运营机制对水果的新鲜度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每当装满香蕉的集装箱落地,检验检疫人总是第一时间投入工作,保证最新鲜的香蕉投入市场。两年来,在香蕉中共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新菠萝灰粉蚧46批次,都按相关要求及时做了处理。在食品安全不断受到重视的今天,正是这样一种紧握质量安全准绳、对不合格产品绝不姑息的态度,才使老百姓能吃上安心“洋”水果。
绿色交易的领航者
每月5000吨的水果交易量对一个市场来说,着实是不小的压力。然而,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人自信十足。“我们既要传承‘十六铺’百年水果市场的历史文化,又要突破现状,搭建一座‘中国进口水果电子交易平台’。”张总经理如是说。
张总经理口中的“电子交易平台”对普通市民来说,是个新鲜词儿,但对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而言,它却是一场创新的变革,将陈旧缓慢的交易模式、通而不畅的销售渠道个个击破。依托上海航运和贸易中心建设,引入电子竞价结算系统,平台首创“担保交易”模式,打造以担保交易为基础的结算能力、渠道拓展能力两大核心竞争力,实现了“减少环节、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标。
而如此便捷价优的电子销售,水果新鲜度是关键。为了促进电子平台更好地运转,查验点专设了报检绿色通道,无论什么品种,无论空运海运,无论白天黑夜,保证货到人到。检验检疫7×24小时的服务一直是为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人交口称赞的,而在汗水与辛劳的背后,是不同寻常的兢兢业业的诚心、安全把关的信心和为民服务的决心。一双双布着血丝的眼睛,便是浦东进境水果贸易飞速发展的最好见证。
四季有果香满园。转眼,上海农产品批发市场进境水果查验点已走过两载春秋,与日俱增的水果交易量既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有挑战,我们更要迎面应对,未来上海农产品批发市场将打造一个进出口水果双向交易平台,让中国的优质果品能够走出去。”张总经理信心十足地说。的确,一个更为专业的场地正在酝酿中:配套的冷库、集装箱堆场、竞价摊位……当然,最为重要的是一条更加便捷的绿色通道,浦东检验检疫局将立足现有的查验点,整合优化资源,建立一站式服务平台,不仅为“洋”水果把关,还要为中国水果走向世界书写新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