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深圳通过十项创新举措促进质量强市,为质量强国提供示范作用。这是记者6月27日从深圳市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考核预验收会议上了解到的。
27日,广东省质量强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考核验收组对深圳市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工作进行预验收。本次考核验收时间为2天,主要采用汇报座谈、技术评审、现场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昨天举行了预验收首次会议。
深圳市质量强市办公室主任徐友军在会上汇报了深圳的创建工作。质量强市十项创新举措是:深圳在全国率先把“深圳质量”作为城市发展战略;合作引领工作方向,国家质检总局与深圳市政府签署了《创造深圳质量打造质量强市合作备忘录》;首创大质量高效推进机制,形成了政府部门推进、社会组织协同、企业民众积极参与的大质量高效率推进工作良好局面;首创质量强市考核机制;宣传方式新颖多样;监管方式创新促产品、工程质量提升;标准化引领现代服务业;率先设立政府质量奖推进各领域管理;多元共治体系促进消费者维权;低碳绿色提升环境质量。
目前,深圳市多项质量强市工作成效全国领先。经济发展更有质量,2012 年,深圳市经济发展指标实现“三个突破”,深圳市生产总值突破2000 亿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4000 亿人民币,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4万元人民币,在经济总量取得突破的同时,资源消耗总量实现了“三个下降”,用水总量较去年下降0.61%,汽柴油销售量下降1.79%,制造业用电量下降1.06%;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深圳重点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2000 多个,已经成为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最大、集聚性最强的城市之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深圳连续三年居福布斯中国大陆创新城市排行榜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