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一体”是指五环法、六西格玛管理、精益六西格玛、5S管理、平衡记分卡在企业中的综合应用。其精髓是“环环相扣、创新管理”。从许多企业的实践来看,这5个有着紧密关联并加以集成的管理方法,是突破性提高我国产品质量最有效的途径。
五环法:提高设计质量和速度
五环法是从产品质量形成的源头上来保证提高产品质量的方法。它以产品设计开发新理念作为指导思想,由正交试验设计、三次设计、可靠性设计、设计评审、同步小组实施并行设计5个环节构成。它是笔者多年来实践经验的总结,在笔者的《提高产品设计质量和速度的最有效方法——五环法》(2006年1月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一书中,对五环法也有专门的论述。
某公司在设计一种高灵敏度的火灾感温探测器时,运用五环法里3次设计(系统设计、参数设计、容差设计)和可靠性设计等方法,将优化参数后的元器件焊接到感温探测器的电桥电路上,从而使电桥零点漂移达到最小,提高了感温探测器灵敏度。
六西:潜在性问题的克星
六西格玛管理是在产品制造过程中,主要针对产品潜在质量发挥作用,它是将质量管理由检验、保证级别推向预防级别的最有效方法。它应用DMAIC五步法,即界定(Define)、测量(Measure)、分析(Ana?鄄lyze)、改进(Improve)、控制(Control),逐层推进、改善,以防止潜在性的深层质量问题重复发生。
DMAIC是六西格玛管理的精髓,六西格玛管理使人类质量发展史步入了高产品质量水平阶段。国际上一些知名大公司的实践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2001年某公司新研制的一种火灾光电感烟探测器产品,在小批试生产过程中,没有发现什么质量问题,但在北京某现场安装工地,却出现了大量的误报警(误报达到40%)。于是,该公司组建了六西格玛项目团队,通过使用因果图,抓住人、机、料、环、法、测六个因素,又通过运用头脑风暴法,对一个一个因素进行界定、测量、分析,最后认定此问题是光电感烟探测器“迷宫”抗净电性能差所致。但解决这个问题,六西格玛团队却做了几十个项目。
精益六西:优加优
精益六西格玛是由精益生产法同六西格玛管理相融合而产生出来的,它以整体优化的观点,科学合理地组织、分配企业拥有的生产要素、资源,防止由于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堆积造成质量问题和生产成本的增加。
某公司在没有应用精益六西格玛之前,生产方式为粗放型的生产:库存材料积压过多(达到数百万元);生产混乱,有的产品销售不出去,有的产品不够销售;生产设备有的长期闲置;返工次品、操作等待和运输等环节的非增加活动较高。2001年,该公司引入精益六西格玛,成立了以生产副总为精益六西格玛项目负责人,生产部、销售部、物资部、信息部、工艺技术部等参加的精益六西格玛项目组,运用精益六西格玛理念、方法去组织生产活动,以销定产,推行多品种、小批量、快速切换的连续生产作业形式,彻底消除了生产作业松弛点,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现在,精益六西格玛在该公司越做越精。
5S:群策群力的质量氛围
5S管理远远高于以往的现场文明生产管理,它包涵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DEIKETSU)、自律或素养(SHITSUDE),虽然从文字上看,5S管理没有一项直接谈到质量,但从内容上来看,5S管理的每一个“S”都是同产品质量息息相关的。
比如在整理、整顿环节,能够使长期混杂的文件、无用的半成品、材料等得到清除,避免由于误用它们造成产品质量问题。
但由于5S管理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因此推动起来习惯势力的影响阻力较大。所以,某卷烟厂在推行5S管理时,成立了5S推行委员会,以工厂最高管理者为主任,各相关领导为副主任,下设推行5S管理办公室,各职能处室以行政负责人直接负责,各车间库房成立5S领导小组,这样,层层推动,经过6个月时间的努力,该卷烟厂5S管理取得明显成果。在进行整理的阶段,该厂光清理出去的无用物就达350多吨,8辆大卡车运了一天。难怪该厂常务副厂长说:“现在,来检查、参观团队,再也不用提前布置突击性大扫除了。”
记分卡:有效的激励
平衡积分卡(也称记分卡)是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有力工具,它可以将企业的各项关键性指标同全体员工业绩紧密挂钩,能极大地激励员工的积极性,使企业的价值观、发展愿景落实为全体员工的实际行动。
某公司原来在2002年前实施绩效评估办法,由于没有同公司长远发展目标、年度关键指标等挂钩,致使绩效评估流于形式而失败。2002年开始,该公司实行平衡记分卡管理,按照要求,从总经理到员工,围绕着分解的工作指标,他们要将自己的工作量一一填写到记分卡里,对超额完成的,还给予最多20分的奖励,反之则减去20分,对员工起到了很大的鞭策作用。
平衡记分卡的互动作用表现在,平衡记分卡模式能充分体现前面4个模式推行的成效。如六西格玛项目负责人有事外出,按照平衡记分卡管理原则,项目进展的每一步都会有清晰的记载,每位员工都会按照既定的工作计划认真执行。这是平衡记分卡的魅力,同样也说明了适用性的管理制度在企业的有效作用。
(作者为原北京西门子电子有限公司质量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