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科,15人。却承担着湖北全省75%以上出入境集装箱、60%以上出入境木质包装、90%以上进口旧机电设备、90%以上进口货物、40%以上出口货物的现场检验检疫查验和全部出入境运输工具的现场检疫任务。在湖北检验检疫局武汉港口办事处主任张志伟的眼里,他的兵个个都是好样的。
6月18日,记者来到繁忙的武汉港采访。
“给你们看一样宝贝,”张志伟说,“我们研发了一个对我们来讲特别有用的东西。”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他从包里拿出一个小模型给我们看。在一张纸上有一个类似简易帐篷的东西,挂着几个卷帘门,看着很普通。“别小看它,这是我们设计并研发的集装箱查验篷。港区基础设施建设比不上口岸,一线检验人员没有相对固定和封闭的检疫查验场所,现场查验有一定困难。”张志伟介绍,“集装箱查验篷构造不复杂,可以移动,成本也不高,既简单又好用。有了这个集装箱查验篷,我们的检验员就可以在相对密闭的空间进行查验,遇到老鼠蟑螂,再不用担心他们乱跑乱窜了。”
2013年以来,按照国家质检总局风险预警要求,该办事处调整了对入境集装箱整船报检模式,按小提单进行报检,对来自不同国别的入境集装箱加大检疫查验比例,调整后的报检批次成倍增长,从原来现场集装箱查验量每天不足10自然箱,到目前的每天近50自然箱,可以说,是集装箱查验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当日,武汉的气温高达36摄氏度。难以想象,在密闭的集装箱查验篷里查验会是怎样的“火热”情形。
“如果能给咱们的查验篷装上空调就好啦!查验篷就具有高科技含量了,赶紧申请专利吧!”记者既是在开玩笑,也是在提建议。
“下一步,我们会继续改进查验篷的结构和设施。”张志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