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繁星点点、灯火通明的夜晚,藏青色帷幕笼罩下,飞机起飞、降落的轰鸣声此起彼伏,而浦东机场工作区内一如白昼般地忙碌。
5月28日,一个春末夏初的普通夜晚,上海机场检验检疫局筹备了近半年的DHL北亚枢纽国际中转项目即将投入试运行。这标志着上海空港向国际货运枢纽港的龙头地位又迈出了强劲而有力的一步,对推进上海航运中心建设意义巨大。
当晚18点30分,快件处会议室里,工作小组召开了试运行前的最后一次战前动员会。
“不打无准备之仗,我们一定要在各方面提前做好准备,全力以赴保障这次试运行的顺利进行!”快件处处长王小健昂扬饱满的斗志、抑扬顿挫的话语深深地感染了工作小组的每一个人。她对本次国际中转业务的监管要求、突发情况的应对、当值人员的后勤保障安排等方面,一一进行了细致的部署。
为了这一天,上海机场检验检疫局快件处的检验检疫工作人员付出了太多的辛劳。
2013年年初,上海机场检验检疫局收到DHL关于运营北亚枢纽的需求报告后,立即成立国际中转业务工作小组。随着调研工作的不断深入,“国际货物机坪中转”、“国际货物分拣后拼箱后中转”、“过境货物监管”等一个个全新的概念接踵而至,如何申报、如何监管、如何核销,一系列新问题亟待解决。
“从无到有,攻坚克难!”工作小组在多次深入DHL现场实地考察调研后,最终研究确立了“备案管理+电子预申报审核+货物及包装检查+出境核销与监督管理”的国际中转快件检验检疫监管新思路,并派专人对企业在“外来有害生物的防控、检疫处理场地设置以及视频监控安装”等方面进行指导、培训。
5月29日,0点20分,DHL国际转运中心,“PO4002中转航班抵达!”转运中心显示屏上不断翻滚的几个大字吹响了本次“战役”的号角。
4条中转流水线全面运行,沿线安装的六面扫描仪纷纷打开,早就在一旁准备就绪的检验检疫人员随即进入了紧张而忙碌的状态。他们或低头核对货物信息,或弯腰进行现场查验,或探身检疫处理货物,分工明确、井然有序。
突然,一阵阵激烈的讨论声传了过来。
“这样不行!货物量太大,单靠人力审核纸质单证的速度,恐怕无法在2小时内完成中转。”
“外包装破损的快件如何处置,是否需要检疫?”
“依据企业出具核销声明进行出境核销实在太慢了!”
听着一线工作人员反馈的一个又一个新问题,王小健处长沉着冷静:“大家不要慌乱,手中的活绝对不能出错!”
她一边安定人心,一边组织工作小组紧急研究应对措施。短短几分钟,大家就提出用“关键字判别法”解决审单速度和快件时效性之间的矛盾、以“快封速转整体检疫”现场处理法,处置外包装破损的快件,解了燃眉之急。
渐渐地,整个转运中心安静了下来,只听见传送带快速运转的“咔嚓”声,扫描仪的“滴答”声。
此刻已是清晨5点30分,国际中转业务后续工作还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已经连续工作了近20个小时的快件检验检疫人却依然精神饱满,只有那熬红的双眼、略带嘶哑的嗓音、长时间无法站直的背影在不经意间透露出他们的疲倦。老陈,恪尽职守,受寒发烧至39℃,依然坚守岗位,直至当夜航线货物全部检查完毕;小张,一心为公,放下家中幼儿,积极投入到国际中转业务的夜间清单审核、现场查验和检疫处理工作中去;小王,认真勤勉,面对新问题总能急中生智提出新方法。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承担起检验检疫的神圣职责,用自己的专业和热情为快件检验检疫事业谱写出新的篇章。
清晨,东方,海天一色,太阳沿着海岸线冉冉升起,金色的霞光洒满浦东机场,检验检疫工作者又迎来了新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