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别掉了“自主创新”这条链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2004年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企业经济效益实现较快增长。作为一项重要核心竞争力——自主创新能力,还是我国大多数企业的“软肋”。及早解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这个深层次矛盾,已成为企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资料显示,虽然我国研发经费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保持较高增长速度,但因基数过低,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仍然偏低,目前仅为1%强,而发达国家一般在2%左右,世界500强企业一般是5%到10%。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展迟缓,远未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多数大中型企业技术开发与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在大中型企业中,引进技术费用至少是消化吸收费用的10倍以上,国有企业的比例更高;技术开发费用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1%强;约40%的企业研发机构没有稳定的经费来源。

  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推进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大量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不够;市场营销和自主品牌不足,为别人做“嫁衣”;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健全技术研究和开发体系。要坚持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大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在实践中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的路子。要瞄准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加强原始创新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同时,还要加强经济政策和科技政策的相互协调,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和实现产业化的政策环境。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坚持先进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要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增强国际竞争力。要大力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出发点,不断优化利用外资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要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同国外的经济技术合作,增强企业的技术和市场开发能力。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还必须完善鼓励创新的政策体系,大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必须着力培育富有创新能力的各类人才。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坚持把发现、培养、使用、凝聚优秀科技人才作为科技发展的重要任务,进一步营造有利于科技进步激励创新和人才辈出的政策与制度环境。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技术开发的激励机制,凡成绩突出的科技人员和职工给予重奖,实现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促进产学研之间的有机结合,推进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作者:齐中熙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05年01月04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