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检查啥呢?”正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一家儿童商店卖货的小刘看到自己的柜台内一下进来不少穿制服的人,他不解地问。
“你好,我们是内蒙古质监局执法督察局的,他们是内蒙古纤维检验局和内蒙古标准化院的,主要检查一下你们这里销售的儿童商品有无质量问题。”这边执法人员刚介绍来意,那边内蒙古纤维检验局检验中心总工、高级工程师徐俊荣已发现隔壁一家柜台的商品吊牌有问题。“GB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经过一年的过渡期,已于2012年8月份正式实施了,这个标准属于强制标准,原标准相应作废。可是,这家柜台所售的儿童服装还在使用作废标准GB18401-2003。”一听这话,销售员忙摇头,一再强调不知晓婴幼儿服装新规定。
商场里正在选购服装的顾客放下手中的商品,围拢过来。看到这,徐俊荣随机拿起一个吊牌讲起课:“正规的标签要有品名、号型、执行标准、等级、成分、条码、零售价等项内容,在执行标准中,新规将婴幼儿纺织品这一定义中的‘婴幼儿’年龄从0~24个月扩大到了0~36个月,这意味着0~3岁的婴幼儿纺织用品必须按最高安全级别A类要求进行生产,必须在使用说明上标明‘婴幼儿用品’字样。”听到这,一位姓赵的消费者连连感慨道:“平时给宝宝买东西只看价格、款式,闻闻有没有味,今天又学了一招,看吊牌。”
内蒙古标准化院物品编码中心条码检测员曹志伟在对这家标志内容不全的服装专柜进行条码扫描时,发现这家柜台所售商品涉嫌冒用其他厂商的识别代码。对此,内蒙古质监局执法督察局当场对问题商品进行下架处理,并封存部分货物。据现场执法人员介绍,此次行动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和国家质检总局执法打假工作部署,创造良好的儿童健康成长环境,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的学生用品、儿童玩具、童车、婴幼儿服装等儿童用品专项整治活动。整个行动以玩具、汽车儿童安全座椅、童装、童鞋、纸尿裤、教辅用具等关系儿童健康安全的产品为重点产品,打击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有害物质超标、标志欺诈等违法行为。对幼儿园、小学、商场等使用和销售的儿童用品,集中开展质量安全检查,涉嫌质量问题的,该抽样的抽样,该封存的封存,该召回的召回;涉嫌违法犯罪的,一律移交公安机关。
当日,执法人员还对呼和浩特地区一家儿童商店销售的儿童玩具、童车、婴幼儿服装、儿童用品进行集中检查,发现该商场所售的部分毛绒玩具标志内容不全、无中文标志,婴幼儿服装标志内容不全,纤检人员当场对问题商品留样检验;个别商品存在条码注销或涉嫌冒用其他厂商识别代码等问题,执法人员依法暂扣问题商品,待检测结果出来,做进一步处理。
检查期间,内蒙古质监局执法人员强调,保障少年儿童的安全健康,是全社会的责任,只有相关部门联动起来,行业自律,齐抓共管,才能为儿童用品撑起质量安全“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