涓涓香江水,悠悠两地情。
广东文锦渡是供港鲜活商品指定口岸,每天从这里运往香港的蔬菜、活禽和冰鲜禽、水果、水产品等鲜活食品约有500辆货柜车。这相当于把一个小型的农副产品市场从文锦渡搬到了香港。
面积不大,但文锦渡口岸却承担着香港市场80%的鲜活商品供应任务,是名副其实的“绿色生命线”。
如何让这条“绿色生命线”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深圳文锦渡检验检疫局以供港鲜活商品监管为重点,破除发展壁垒,以口岸改造推进文锦渡口岸功能升级;发挥人才优势,整合科技力量,加强对供港鲜活商品的科学监管……奏响了“生命线”上的发展曲。
科技引领发展
“乐颐加工厂申请监装出货。”文锦渡检验检疫局视频监控室的工作人员接到申请电话后,迅速调取相关监装视频,对出货、装车、施封等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做好装车时间、运输车辆牌号等视频监控记录,并对其进行开箱核查。一旦发现视频盲区,工作人员就不停地拉近镜头或打电话让加工厂调整探头角度。
给供港蔬菜加工厂加装“电子眼”,是文锦渡检验检疫局对辖区供港蔬菜加工厂实现电子监管的第一步。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了对供港蔬菜加工厂从进货、加工、检测到出货等各环节的电子监控,在实现对供港蔬菜加工企业有效监管的同时,减少检验检疫人员工作量近50%。
对供港蔬菜实现全过程电子监管,是深圳检验检疫局植检处和文锦渡检验检疫局近几年来的努力方向。2012年3月,供港蔬菜电子监管系统中的最后一个模块——口岸管理模块正式启用,标志着供港蔬菜电子监管系统全线启用。该系统实现了对备案基地动态管理、供港蔬菜原料进场登记、原料抽样检测、供货证明核销、原料加工贸易、成品出货、现场检验检疫监装及接驳的全方位电子监管,实现从“田间地头”的传统监管到“信息化建设”现代监管的转变。
创新加快发展
为提高文锦渡口岸的通关能力、提升通关环境,深圳市政府陆续对文锦渡旅检区域和货检区域进行了改造。在这个背景下,文锦渡检验检疫局提出“要做就一定要做到最好”的要求。
2013年,文锦渡口岸地下管网系统开始进行全面整改,给排水管网系统加装防鼠闸、防蚊闸等病媒生物控制硬件设施。这是深圳口岸改造过程中首次将口岸核心能力建设硬件需求列入改造工程项目。
口岸新建或改造期间,文锦渡检验检疫局首次针对公共卫生防控提出“源头防控、联合防控、综合防控和完善应急预案”的“3+1”模式,为其他口岸改造工作提供了借鉴。此外,该局还在入境小客车通道设置检验检疫物理闸口,这是1995年深圳口岸体制改革后,旅检口岸检验检疫物理闸口首次回归。同时,创造性地提出入境小客车通道检验检疫智能通关模式初步设想,以物理闸口、全申报系统、电子化通关三个平台设计为基础,由“9+1”个系统组成,探索一条我国陆路口岸旅检车道检验检疫监管与验放的新模式。
人才保证发展
钟遇安2003年才参加工作,但现已是深圳市劳动模范、深圳检验检疫局十佳检验检疫员,曾荣立深圳检验检疫局三等功。他主要负责辖区25家供港蔬菜加工厂、6家供港蔬菜种植场和1家加工配送中心的检验检疫监管工作,日均监管供港蔬菜100批次,占香港市场份额的40%。每年平均监管250多场次,行程2.5万多公里。
“在蔬菜监管岗位上,每年都在走长征路。”钟遇安说。
“海哥,今天在央视新闻里看到你了,好专业啊!”沈绍海在文锦渡检验检疫局供港鲜活离境查验部门工作。他在这个岗位上已经默默工作了近30年。因为几次电视台采访,都是海哥当班,被大家熟知。其实,在文锦渡口岸,出口查验科室工龄超过20年的工作人员就占了60%以上,任何一个都是供港鲜活商品监管方面的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