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非典,热像仪应用于大面积快速筛选发热;2008年三聚氰胺突发事件,液相色谱法快速检测乳制品;2008年北京奥运会,研制34种国家有证标准物质确保食品无兴奋剂残留……”5月16日,在京举行的第三期“质检大讲堂”暨第五次党组中心组扩大学习活动上,计量院首席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天初,举出一个又一个计量在科学、经济以及保护人们身体健康应用中的重量级案例。
据介绍,这次以“《计量发展规划》引领中国计量科技基础研究”为主题的学习活动,是质检总局“5.20世界计量日”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蒲长城主持会议并讲话,质检总局副局长梅克保、纪检组长王炜、总检验师项玉章,以及认监委、标准委、总局机关全体干部和直属挂靠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参加了学习。
“有人说:距离诺贝尔物理学奖最近的实验室是计量实验室。而在服务国计民生中,计量工作也无处不在。”蒲长城在讲座之后颇有感触地说,在经济和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计量的内涵、外延以及工作手段和基础作用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计量已经发展成为一门集理论与实践、自然与社会、法制与科学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基础学科,关系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他表示,我们要充分利用全社会计量资源,夯实计量技术基础,逐步建立完善的计量技术保障体系。要通过不断提高计量服务能力水平,为建设质量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国防建设和国家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