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车从陕北黄土高原驶入西安,原本浓郁的陕北风情,即刻被这里无处不在的城市绿色和漫天流动的时尚元素所淹没、所融化……
5月9日,记者来到西安出口加工区采访,了解到驻区检验检疫人如何以有为求有位、显现自身作用。
陕西检验检疫局驻加工区办事处主任马志坚形象地比喻说:高新区如同一个微缩版的“联合国”,我们检验检疫要在这里占一席之地,有许多工作必须谋划在先、服务在先,扎实肯干,一马当先。
技术先行,在项目谈判时介入
目前,高新区进驻企业已超过1200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100家。
2012年9月,在国家质检总局等部委支持下,韩国三星电子项目落户西安。这个备受各方关注的“总理工程”,也是中国迄今单项最大的外资项目,总投资达300亿美元。
早在项目谈判初期,陕西检验检疫局就成立了三星项目检验检疫工作领导小组,由该局出口加工区办事处提前介入,参加项目洽谈答疑。对三星公司提出的有关二手设备进口办理、CCC认证、危险化学品检验监管、贸易通关便利化、检验检疫机构设立等具体问题逐一解答。会上不能立即答复的,会后24小时内专门书面复函,从而在技术、标准、认证等层面彻底打消了对方疑问。
“三星”落户后,他们又派人专程赴韩国为三星及其配套企业举办有关集装箱检疫、旧机电检验等政策业务培训。为加快与“三星”项目配套的综合保税区建设,协调口岸局拟定了直通放行服务协议,制定了过渡期保障方案,推进集中查验区建设。加工区B区管理办公室主任李群刚说,“检验检疫部门在质量技术上是权威,总是有求必应”。
实际上,该办事处重视提升人员素质,结合高新区业务新特点,实行内部研讨例会制,并且加大规模走出去,到先进口岸“取经”。启动专门为“三星”公司打造的国外技术法规标准咨询计划,指定专人跟踪、定期收集提供符合“三星”需要的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
服务先行,在企业需要时出手
2010年4月,位于出口加工区B区的美国应用材料公司决定收购在美的太阳能电池板企业,将生产线整条转至西安,需要25个货柜121个木箱分成25个车次运输。
此次运输路程长、环节多,极易出现问题。特别是入区时间前后跨度大,流程复杂,检验检疫工作安排稍不合理,就可能导致货物不能及时装卸。运输车辆和美籍专业装卸人员每等待一天,都会产生3万元以上的额外成本。
陕西检验检疫局加工区办人员全体出动,集中会诊,反复做“沙盘推演”,细致掌握发货顺序及货物内容。根据到货细表,随到货随检验,大大减少企业额外支出。从申报备案之后境外预检验起运、到口岸运输进入加工区、再到监管装卸拆箱,最后查验设备安装,整个流程顺利快速,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即告完成。
进口CCC免办证明审批在陕西检验检疫局。但是,加工区到陕西检验检疫局来回50公里,频繁的申签增加了企业成本。该办事处急企业所急,积极与陕西检验检疫局认监处协调,决定由该办事处为企业代办CCC免办证明。目前累计完成100多次,减少了企业5000多公里的往返奔波,空间距离短了,心也更近了。
政策先行,在开发区开办时出台
研究优惠政策,出台优惠措施,优化政策效应。检验检疫部门的政策支持,同样先出先行,伴随开发区建设全过程。
在加工区开办之初,陕西检验检疫局克服人员紧张、编制有限困难,加快申报成立办事处,及时开展各项业务,组织力量专题研究方案,迅速出台了检验检疫支持高新区建设八项20条措施。李群刚就此表示,“检验检疫在驻区部门中开了头一炮”。
“对每一家企业,在入区前有服务方案、入区初有上门培训、生产期间有专人随时指导,认真跟踪,全程跟踪,最大限度避免了货物滞留。”该加工区办还将各项优惠措施写入了作业指导书。
2004年10月,西安高新区被市民评为西安“城市骄傲”第一名。检验检疫也凭借步步为先的作为,在区内满意度测评中连续六年获得第一名。“和检验检疫的同志们在一起,我们感到很开心”,李群刚感叹说,他们忠于职守,主动作为,与方方面面共同努力,催生了“西安骄傲”!
“高新区人才、技术、标准都是一流的。检验检疫部门只有主动点、再主动点,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先,才有实力去竞争、才有可能展示自我,赢得肯定和信赖。”回顾多年来高新区检验检疫工作实践,陕西检验检疫局副局长邵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