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古称陈仓,炎帝故里,周秦文明发祥之地,陕西第二大城市,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节点。
在新的历史时期,宝鸡发展出现了一长一短:长,西部工业重镇和装备制造业名城,有雄厚的工业基础;短,外向型经济一直没有迈开大步伐,外贸依存度仅占3%~5%,远低于陕西省8%~10%平均水平。
作为以促进外贸发展为己任的检验检疫部门,面对如此现状,服务成为陕西宝鸡检验检疫局的首要任务。他们以认真负责的态度、脚踏实地的作风,在这片古老的关中大地上叫响了“主动服务”的口号。
服务,要融入大局
“宝鸡检验检疫局新班子确定了依法行政规范、服务发展有力、业务特色鲜明、机关和谐向上,打造西部分支强局的工作目标。”贾明贵开门见山,“陕西省检验检疫局局长徐华良要求我们‘广交朋友、广结善缘’。对此,我们加强了方方面面的联系沟通,努力使检验检疫工作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大局。”
据介绍,2013年以来,宝鸡检验检疫局主动融入大局,将市政府的相关工作列入全年重点工作,从服务产业结构调整、现代化农业发展、开放型经济发展、改善民生四个方面,支持宝鸡外向型经济加速转型突破:积极参与陆港新区调研,就陈仓物流园区报税仓库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配合商务、农业主管部门,为出口农产品基地建设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持;分析研究宝鸡地区进出口货物质量安全情况,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积极参与省市科技统筹创新项目,争取到50万元资金支持,完善布局并筹建了宝鸡市钛及钛合金出口检测服务平台。
融入的结果,是政府的肯定:宝鸡市政府专门拨付该局60万元协检员专项经费和15万元奖金,以此激励,给予扶持。
服务,要围绕发展
“宝鸡检验检疫局积极主动贯彻市委市政府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部署,服务发展意识很强,值得其他部门学习借鉴。”2012年11月,时任宝鸡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的乔军如是评价宝鸡检验检疫工作。
近年来,宝鸡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的要求。宝鸡检验检疫局顺势而为,服务发展,制定了促进宝鸡外贸稳定增长的十条措施,采取直通放行、绿色通道等便利化措施,大力促进外贸发展。据统计,去年共签发产地证1216份、签证金额1.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00%和132.56%,企业可享受进口国关税优惠约1156.93万美元,有效降低了出口成本。
据宝鸡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业务一科科长程刚介绍,去年11月,陇县橡子仁首次实现出口,阜丰公司谷氨酸钠(味精)全年出口额达到1.2亿美元,畅销62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宝鸡出口食品农产品备案企业有16家。为加强监管,宝鸡检验检疫局对阜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重点敏感产品,实施重点监管,建立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出口商品检验监管机制,探索建立高风险项目严密监管和低风险产品快速放行相结合的检验监管机制,制订“一厂一品一案”监管计划,鼓励企业开展质量管理及食品安全方面的认证。“我们将全市有出口实绩的46家工业品企业纳入分类管理,提高监管效率。”贾明贵强调,“针对阜丰公司生产量大等现状,我们将该企业定为二类企业实行分类管理,每月抽检产品一次,大大加快了验放速度。”
耕耘者必有收获。去年,宝鸡谷氨酸钠(味精)、自卸车、微型车出口全年翻番;西凤酒出口拓展新领域;叉车、马鞍车床、石油机械等产品出口均实现较大增长。
服务,要提升自己
宝鸡检验检疫局党组始终有清醒的认识:主动服务是态度,是必须,但服务成效如何,能否发挥应有作用,关键是提升自身能力。自身强,服务的能力才能强。
2013年3月,徐华良到宝鸡检验检疫局调研时提出要求:坚持发展第一、团结第一、学习第一、实干第一。为此,宝鸡检验检疫局把提升服务能力的着重点放在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上。
“2012年,我给每位同志买了两本书,一本是《细节决定成败》,一本是《思路决定出路》。”贾明贵说,“前者是工作方法,后者是思想态度,引导大家干工作、干好工作。”2013年以来,宝鸡检验检疫局采取绩效考核、倡导学习培训、培养良好风气、强化内部管理、狠抓队伍建设。通过开展清权确权、防范廉政风险等活动,努力形成团结谋事、扎实干事、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
实验室建设方面,制定了中短期监测目标和任务,目前已建立起化矿金和食品农产品微生物检测两个公共服务平台,成为宝鸡检验检疫局展示自身能力和实施检验检测的两把“利刃”。积极参与地方和系统内的检测技术联盟,促进人才、装备、技术、管理、资本等核心资源的综合应用。
“国家质检总局以质取胜创先争优文明服务窗口”、“宝鸡市商务工作先进单位荣誉”……唱响主动服务歌,赢得各种美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