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里,钱塘江畔,正是万物复苏、姹紫嫣红的好时景。浙江检验检疫局四楼会议室里,一群朝气勃勃的年轻人正在热烈地讨论如何立足岗位、奋发有为地推进科技工作跨越发展,这里正在举行浙江局中青年技术骨干座谈会。
在国家质检总局党组作出全面建设“科技质检”的决策部署后,近年来,浙江检验检疫局大力实施“人才强检”战略,推进科技人才梯队建设,优化科技创新环境,为全系统科技发展积蓄持久动力。
百舸争流 千帆竞发
“科技工作是检验检疫事业的根基和血脉,事业的发展靠科技人员的创新和努力,浙江检验检疫系统科技工作者们要更新思想观念,以思想认识的跨越促进工作思路的创新,要以为全省系统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为己任,努力加强自身建设。”在中青年技术骨干座谈会上,浙江检验检疫局局长阎震提出了殷切希望。
近年来,该局党组在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上明确了“以科技领军人物为核心,以学科带头人为支撑,以中青年专业技术人员为骨干”的科研团队建设新思路,先后组织制修订《专业技术组管理办法》、《学科带头人管理办法》等一批科技管理规章制度,充分发挥科技委作用,搭建平台,举荐人才,向国家质检总局、浙江省等部门推荐了多名科技专家,参与地方多层面专家库建设;在全省范围内组建了18人的学科带头人队伍,提出任期目标,制订年度工作计划,在科研学术活动上充分发挥引领作用。今年,更是将选拔和培养系统内中青年科技骨干列为重点工作方向,起草了《中青年专业技术骨干管理办法》,在选拔、管理、职责和待遇等方面加强对技术骨干的培养,鼓励他们勇挑重担,从而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工作。
该局充分利用地方科技情报资源,在系统内开通了浙江省科技数字图书馆和省科技文献共建共享平台,方便科技人员文献查询及下载,以多功能阅览室改建、“科技园地”栏目开辟和“博士论坛”等科技学术交流活动举办为载体,开展了“科技之家”的建设活动,为科技人员开展检测、科研和制标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科技发展软环境。
辛勤耕耘结出硕果。目前,浙江检验检疫系统拥有各类科研人员614人,其中研究员10名,副高级职称76人,中级职称318人,博士及博士后29人,硕士139人,拥有一支专业覆盖面广、年龄与学历分布梯队合理、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能够承担国家级重点项目的权威专家为骨干的优秀科技人才队伍。
唯才是举 人尽其才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近年来,浙江检验检疫局解放思想,创新人才管理机制,促进实验室创业创新,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浙江省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先行军。2010年,省检科院率先开展了机电产品检测研究所副主任岗位的竞争上岗工作,选拔范围面向全体在岗员工,余阳、胡静慧两名聘用人员在众多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走上了领导岗位。此举打破了身份限制,对聘用人员占多数、在编人员占少数的省检科院来说意义重大。2011年10月至2012年2月,省检科院又开展了新一轮的竞争上岗工作,技术骨干刘海山经过报名、民主测评、面试等程序,被选拔为纺织品实验室副主任。
“不看身份看岗位、不论资历论业绩”。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至2012年间,浙江检验检疫局至少有8名技术骨干通过竞争上岗等方式走上了领导岗位,涌现出一批既懂技术又会管理的新型复合型人才。
此外,该局还依托地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深化改革,培育人才。目前,全省系统承担或参与搭建的各类公共技术服务平台10个。各平台坚持人才开放式发展理念,积极建立科技合作交流与人才合作培养机制,实行任职资格评定与聘任相分离的按岗聘任制度,打破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探索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考核激励机制,使分配与岗位、业绩和效益紧密挂钩。
良好的激励机制和工作平台,使科技人员迅速得到成长,多人成为本省系统内外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技术专家和能手。陈笑梅、董锁拽两位技术专家成为了浙江省“十二五”重大科技专项和成果转化工程咨询专家组成员。另外,认证认可专家吴建伟入选了浙江省软科学专家。
搏击风雨 经受锤炼
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近年来,国内外食品安全事件、公共卫生安全事件频发,每当关键时刻,浙江检验检疫局科技人员总是能凭借过硬的实力和强烈的责任感承担起应急处置、技术支撑的重任,同时也增强了自身的实力。
自2013年4月3日浙江省确诊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以来,病例数上升较快,情势危急,是此次禽流感疫情的重灾区。
对此,浙江检验检疫局迅速反应,积极应对。早在4月1日,卫生检疫实验室立即联系省疾控中心,开展H7N9禽流感检测技术合作。4月2日,派出技术骨干前往省疾控中心,进一步沟通学习相关技术要求,取得H7N9禽流感荧光定量PCR引物,配备了检测试剂,在最短时间内建立了H7N9禽流感病毒病原体实验室检测方法。实验室技术人员24小时备战,截至目前,共检测流感疑似样本8例,禽流感病毒核酸均为阴性。
同样,在“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质量和安全年”、“质量提升年”等多次行动中,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中,在应对汶川地震、三鹿婴幼儿奶粉、甲型H1N1流感等应急事件中,浙江检验检疫局科技人员临危受命,研究检测技术,查找问题源头,用辛勤汗水一次次丰富了“科技兴检”的内涵。
在应对这些重大事件的持久战中,浙江检验检疫局因时制宜,及时开展科技人员的技能培训工作。为积极应对日本地震引起的核辐射事件,举办了放射性检测技术培训班;甲型H1N1流感肆虐,举办了口岸传染病排查和快速检测技术培训班;面对来势汹汹的H7N9禽流感疫情,举办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和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技能培训班……这一系列的培训,迅速提升了检验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为妥善处置应急事件,确保进出口产品质量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