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我们老百姓最怕的就是吃的出了差错。没想到的是,短短两年时间,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站遍布超市、农贸市场,像做梦一样。”家住长春经开区东方之珠的刘树玉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他说,自己从来没想过,有一天食品安全检测可以建到家门口,随时随地检测食品安全问题。他说,平日里看电视、读报,最关心的就是食品安全问题,如今吉林省投资近亿元建1300个食品快速检测室,甚至可现场检测白菜农药残留,这无疑是圆了老百姓最大的生活梦。
梦圆了
农贸市场有了快速检测室
饮食日渐多样化,食品安全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重要话题,“苏丹红事件”、“奶粉事件”、“速成鸡”等无一不牵动着广大民众的心。老百姓最期待的便是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方位管控,让大家吃得安全、吃得放心、吃得舒心。
“以前,农贸市场的东西不敢买,宁可花高价去超市。现在,逛农贸市场已经成了每天茶余饭后的习惯。”一手拎着两条大鲤鱼,一手挎着两兜新鲜蔬菜,56岁的刘树玉又是满载而归,蔬菜特价,活鱼打折,再加上新出锅的熟食,一顿丰盛的晚餐才花了不到40元。
“以前去深圳女儿家,那儿的市场就能快速检测食物合不合格,吃得很放心。当时还和老伴开玩笑说,我们是没机会看到家门口市场建检测室了。”刘树玉说,才短短几年时间,就像做梦一样,家门口的农贸市场就有了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室,而且听说在全省1300个商场、超市、农贸市场都建立了,还在60个乡(镇)建立了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站。
“就像第三只眼睛一样,市场商铺有了监督,我们也吃得放心。”刘树玉说。
真方便
检测农药残留只需20分钟
5月8日,记者来到位于卫星路附近的一家超市内,一个白颜色的小房子,外面是一层透明的玻璃窗,这里是长春市启用的首个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点。记者透过玻璃,看到屋内一名检测员正在一台仪器旁忙碌着。
走进“小屋”,记者看到,检测室有4平方米,屋内摆设着检测台、检测仪、储物架、水池、电脑等。据工作人员介绍,这里的设备检测功能毫不逊色于那些大型实验室。“这个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箱,它可检测35种食品安全指标,比如三氯氰胺、苏丹红、亚硝酸盐、伪劣葡萄酒、牛乳新鲜度等都可以用它检测。”检测员一边说,一边又拿出了几个银色的箱子,“这个是豆芽检测箱、这个是荧光增白剂检测仪、这个是肉类水分检测仪……”
检测员告诉记者,这些“高科技装备”不仅功能全、体积小,几乎可以检测超市中所有的食品,而且检测速度还非常快,检测一棵白菜的农药残留情况,大约需要20分钟,如果在检测中发现不合格食品,他将在第一时间向上级部门和超市管理部门汇报,超市会立刻将该食品全部下架封存。上级部门则会对该食品进行复检,如果复检结果仍然显示该食品不合格,就会立刻要求超市将食品进行销毁,后果严重者,则要求召回,并交予公安机关依法进行处理。
全覆盖
1300个快速检测室全部上岗
“在食品安全工作安排上,为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应急处置体系,共投入近亿元资金,在年内新建60个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站和1300个大型农贸市场(商场、超市)快速检测室。”据吉林省食安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外还在60个县(市、区)设立监督举报中心,622个乡(镇)设立监督举报站。
目前部分检测室已经启用,春节后检测员也都陆续上岗,长春市城区内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室将全面投入使用,实现全省乡(镇)以上大型农贸市场本地检测和监督举报全覆盖。
除此之外,在食品安全整治方面,吉林省食安办保持了对食品安全工作违法犯罪活动的高压打击态势,并协同工商、质监、食药监等部门,按照国家的要求,以“大整改、大排查、大检查”为载体,开展了11项专项整治活动。其中包括老百姓关心的食品添加剂、“瘦肉精”、“地沟油”等重点问题,此外还对批发集贸市场、城乡接合部、“城中村”、中小学校园及周边、小型超市等重点区域,进行重点整治。同时也进一步完善检验检测机制,加大投入对餐饮服务、保健食品、化妆品的检测检验,重点打击小餐饮企业无证无照经营行为。
通过这些整治,继续保持吉林省食品安全形势总体平稳向好的态势,确保群众消费安全,让老百姓的“食品安全梦”永不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