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湖南检验检疫局发挥职能优势推动科技质检建设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洞庭湖南,芙蓉之国。前不久,在隆重热烈的湖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湖南检验检疫局成为最受瞩目的单位之一:该局王利兵研究员被授予湖南光召科技奖,湖南省委书记徐守盛亲自为其颁发证书;同时,牵头完成的科研项目“食品安全与检验检疫危害因子检测新原理新方法”被授予2012年度湖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光召科技奖为湖南最高综合性科技奖,奖励为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首次获得省级自然科学一等奖,表明湖南检验检疫局在基础理论和原始创新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2012年5月,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在湘考察时,肯定湖南局科技工作“项目多、获奖多、人才多”,并勉励该局争做“科技大局”。

  “小与大”的统一

  一个规模和业务量并不大的中部“小局”,凭着自身不懈努力,在科技上当上了“大局”。

  项目上:2012年承担包括国家重大科技专项、“863计划”、“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在内的6个科研课题,在全国检验检疫系统排行前列。

  获奖上:2009年、2011年,两度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全国检验检疫系统首次获得地方最高科技奖项;首次获得省级自然科学一等奖。

  人才团队上:全国检验检疫系统5名首席研究员,两名在湖南检验检疫局;研究员王利兵被科技部聘为“十二五”863计划主题专家,成为全国质检系统唯一入选的863领域主题专家,并入选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技术中心获“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工作先进集体,是全国质检地方两局中唯一获此荣誉的科研团队。

  近年来,该局科技工作者在国际一流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100余篇,最高影响因子21.84。

  优异的成绩,使湖南检验检疫局科技工作在全国质检系统中脱颖而出,并得到了国家质检总局和湖南省领导的高度评价。

  “天与地”的结合

  围绕国家质检总局建设“科技质检”的战略部署,湖南检验检疫局在科技兴检的道路上也始终不断前行。

  湖南检验检疫局党组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大胆培养和启用优秀年轻技术人才。目前,全局已形成了以两位首席研究员为龙头,以有带动力的技术骨干为支柱,以年轻有活力的博士、硕士为基础的层次分明、专业齐备、技术精湛的科技队伍。

  针对现今科技工作交叉性与集成性强的特点,该局党组确立了“开放、流动、联合、共赢”的方针,构建多元化科技工作局面。该局一些重要科研项目,其团队都是由检验检疫、大专院校等十几家单位、上百位科技工作者组成,涉及多个学科的交叉综合,许多高水平论文通过国际合作来完成。

  “科学研究要有哲学的方法论指导。”湖南检验检疫局科技领头人王利兵反复告诫身边的科技工作者,“没有科学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即便偶尔取得一点成绩,也是不可持续的。”他形象地总结为“顶天立地”:既要紧紧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又要结合质检工作日常需求。朝着这一方向,湖南检验检疫局科研团队勇于探索,敢于突破,不断推动技术创新。

  研制超结构属性纳米材料,提出了基于生物识别系统和功能性纳米材料的检测新原理与新方法。建立了以危害因子检测技术、安全性评价技术和特征识别技术为核心的危害因子高通量表征与特征模式识别关键技术与方法体系。

  研究建立了出入境高关注度产品安全性模糊综合评价体系和风险评估技术与方法,创立的两项试验方法被联合国危险化学品专家委员会批准成为国际权威试验方法,列入“国际危规”。

  系统提出建立检验检疫学科的理念与检验检疫学发展的动力学模型,以风险评估管理为理论基础,综合交叉分析化学、分子生物学等自然科学领域以及风险管理学等社会科学领域,全面阐述了检验检疫学科的学科基础、学科内涵、技术与方法等,形成“食品安全与检验检疫安全系列专著”。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对湖南检验检疫局的科技工作给予充分肯定:“相关创新填补了我国相关领域的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对打破国外技术壁垒,保障检验检疫安全与食品安全,促进行业科技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成绩的背后,还有超负荷的工作和一个个不眠之夜。两名首席研究员不仅在学术上是带头人,作风上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大到科研思路、方案、论文编写,小到实验数据、打印校稿、PPT制作,都一一过问,厚如字典般的专业书籍、手册更是烂熟于胸。“办公室为家、办公桌为床”……正是这种迎难而上的勇气和高昂的斗志,使湖南检验检疫局科研团队不断攀上新的高峰。

  “虚与实”的转化

  湖南检验检疫局雄厚的科技基础,为湖南乃至全国的进出口产品提供了有力支撑。

  湖南是烟花爆竹的故乡,产销量占全球的三分之二。然而,象征吉祥喜庆的烟花,却有着火烈的脾性,稍一疏忽就可能酿成事故。湖南检验检疫局设在浏阳的烟花爆竹检测中心,是世界上检测设备最齐全的烟花专业实验室之一。“这里每年要进行1.3万多批的出口烟花检测,对3000多种烟花产品进行危险性定级测试,出具近千份检测报告,检测结果被西班牙、德国、俄罗斯、挪威、荷兰、加拿大、丹麦、巴西等多个国家的政府部门和权威机构认可。”实验室负责人自豪地介绍。在湖南检验检疫局的推动下,ISO烟花爆竹技术委员会成立,秘书处落户湖南,王利兵研究员任首届主席,在烟花国际标准制定上掌握了话语权。

  杂交水稻是湖南的名片,因为植物种子涉及农业安全,很多国家既渴求杂交稻的优质和高产,也惧怕其可能携带检疫风险,如印度尼西亚就一度提出了115种有害生物检疫要求。“既要将一粒小小稻种中的病虫害全部杀死,又要保证种子的活性、能够正常发芽,就像在钢丝上跳舞。”企业人员感慨道。通过攻关,湖南检验检疫局研究制定了多项稻种携带病害(毒)的除害处理技术,有效突破了进口国提出的检疫要求。

  2013年1月,全球最大的乳制品出口国新西兰曝出“双氰胺事件”,接到国家质检总局开展双氰胺检测研究任务后,湖南检验检疫局在既无参考方法、又无标准品的条件下,24小时内完成了检验方法的建立;2012年,印度对我国辣椒种子提出了多种检疫病害的严格检疫要求,经过迅速攻关,湖南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成为国内首家具备对印度提出的全部病害进行检测技术能力的机构。

  湖南检验检疫局科研团队正将理想融入蓬勃发展的质检事业之中,理想是虚的,工作是实的,他用实实在在工作把理想变成现实,用青春和汗水书写质检事业的美好篇章。

作者:林俊 来源:中国质检网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03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