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我国出口机电产品安全风险主要原因及相关建议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我国是全球最主要的机电产品生产和出口基地,家电、灯具、信息设备和机械设备等机电产品的出口额占我国外贸出口总额的50%以上。据统计,2013年一季度我国机电产品出口2900亿美元,同比增长18.1%。但在出口量稳步增长的同时,出口机电产品安全问题和隐患却不容忽视。以境外对我国机电产品发出的通报数据为例,2012年仅美国、加拿大和欧盟针对我国机电产品发出的通报448起,同比增长57.2%,其中因防触电、防火灾等安全问题遭国外通报的达430起,占通报总数的96%。2013年前3月也已达92起,其中因防触电、防火灾等安全问题遭国外通报达91起。

  据分析,出口机电产品存在安全风险的主要原因是:

  一是国外技术贸易措施的更新较快。

  企业应对较为困难。近年来各国不断出台机电产品安全方面的技术贸易措施,使出口企业应对存在较大困难。据统计,2012年,各国出台和更新机电产品安全法规和标准50项,同比增长25.0%。以出口灯具产品为例,自2010年欧盟和美国更新灯串、小夜灯等8种产品的安全检测标准以来,我国因不符合新标准被欧盟和美国通报的灯具产品逐年增长,其中2013年一季度被通报32例,占通报总数的34.7%,同比增长14.2%,成为通报的重点。

  二是企业产品设计和生产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部分企业产品设计和生产以模仿国外产品和满足客户需求为主,受制于产品的价格、客户来样生产模式和自身技术能力等方面的限制,企业对产品安全等方面缺乏有效的控制。在宁波检验检疫局的一项调查中显示,有78%的企业以客户来样生产模式进行生产,而仅有7%的企业按照标准进行生产。

  三是企业缺乏按进口国标准进行检测的能力。

  据了解,在宁波只有不到60%的企业具有一定的产品安全检测能力,而拥有潮态箱、EMC测试仪等大型检测设备的企业不到20%。而且企业实验室均普遍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进行产品检测,与欧盟EN标准和美国UL标准等存在较大的差距。

  四是企业主动应对技术贸易措施的意识亟需加强。

  目前出口机电企业关注、积累相关信息,主动参与通报评议的意识还不够强,从而使自身常常处于被动应对的位置。如在宁波食品加工器具企业中,有近70%的企业表示不怎么了解、不了解甚至没听说过相关的国外技术法规和标准要求。

  为此建议:

  一是各机电出口企业要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加强自身产品的品牌建设。充分利用政府部门的公共资源优势,逐步将客户来样生产模式逐步更改为依据进口国标准的生产模式,提升主动应对技术贸易壁垒的意识。

  二是各行业、各部门要主动参与技术贸易壁垒的应对工作,更加积极地关注和积累相关信息,更热情地参与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通报的评议工作,更大胆地开展应对行动。特别是大企业、行业领头羊要在信息收集、技术研发等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为全行业起到示范效应。

  三是政府部门要加大对企业和相关政府实验室的扶持力度。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特别是可扶持机电产品龙头企业和相关政府实验室,提高实验室的检测把关能力。同时,可在地方建立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加强相关政府部门的联动作用,推进公共资源的共享,节约全社会应对成本,为企业提供集约化的应对服务。

作者:佚名 来源: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26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