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完善的粮食流通体制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当前粮食生产和流通政策中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笔者认为应从粮食安全是构建和谐社会基础的高度,对粮食安全和粮食流通体制重新认识。

  完善的粮食流通体制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实践证明,从1998年以来推行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逐步完成了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粮食流通领域发生了深刻变化:

  一是粮食市场化促进品种的调整、产量的稳定。各省区市从实际出发,大力发展各自特色农业,在粮食专用品种增加、产量增大的同时,粮食主产区、主销区也呈现出集中化的发展趋势,黑、吉、辽、内、冀、豫、鲁、徽、赣、鄂、湘、川、新等省成为我国的粮食主产区,浙、京、沪、津、闽、苏、粤、琼等省市成为粮食主销区,其他成为粮食产销基本平衡地区。

  二是粮食流通进一步满足了市场的需求,调节、补充市场。随着粮食产销的相对集中,粮食流通相应发生了根本变化,即传统的“南粮北调”被“北粮南运”和“中粮西进”所取代。同时,我国发挥“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作用,发展成为世界粮食贸易大国,从2000年到2004年,年均进口粮食超过1970万吨,出口1400万吨。

  三是粮食加工促进了粮食流通安全。2005年我国饲料行业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大关,居世界第二位,基本形成了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等完整的饲料工业体系,大型饲料企业技术装备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燃料乙醇、淀粉等工业产品转化粮食逐年增加,仅东北三省预计到2008年耗用粮食达1500万吨。粮食加工是稳定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

  四是粮食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目前国内基本形成了粮食现货市场、期货市场和电子商务市场三大类,在国内重要的粮油集散地、交通枢纽建设有大中型粮油批发市场,以大连、郑州、上海为主的三大粮食期货交易市场已经成为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期货交易市场。

  我国粮食安全及流通存在的问题

  首先,粮食生产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对粮食生产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重视粮食生产的力度不够;二是种子选培、土壤改造、科学施肥、无残留农药使用、节约用水等方面推广的面积不够大;三是部分省区对粮食生产工作未列入年度考核硬指标;四是粮食生产成本偏高,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

  其次,粮食流通体制的不完善。一是目前全国地方粮食储备量占整个粮食储备量的30%,这部分储备粮的规模的计算方式沿袭了20世纪60、70年代制定的口粮标准,即按照保持城镇居民6个月的粮食消费量为粮食储备规模的依据,应予以调整。二是产区和销区在确定本级储备粮数量、品种时,对本地的市场需求、成本和财力考虑不够全面,有些出于部门利益增加地方储备规模,造成储备资源的浪费。三是储备品种和品质要求没有适应市场和消费的变化要求。四是国家对粮食的宏观调控机制有待完善,特别是2006年11月份粮油市场价格暴涨,使市场一度出现了粮食采购困难局面。

  其三,粮食加工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总体上没有形成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产品成本高、质量难以保证、品牌效应差等。

  其四,粮食浪费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节约粮食意识淡薄、储存方式落后、流通环节损耗以及日常消费的浪费。

  综上所述,应该尽快制定出台《粮食法》,从法律上规范我国粮食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综合能力;加大节约粮食的宣传力度,使之真正成为全民的意识和行动;维护正常的粮食流通秩序,强化对粮食市场的监管,依法严厉打击违反国家粮食政策等行为;建立健全在紧急状态下的粮食应急机制,等等。
作者:周健生 蒋维 来源:粮油市场报 发布时间:2007年05月09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