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上午,由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编写的《中国质量观测报告(2012年)》在武汉大学发布。
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方面表示,该学院历经3年的准备,于2012年开展了对中国质量的大规模调查工作,形成数据64.7万条,并编写了《中国质量观测报告(2012年)》。据悉,该项调查历经问题确定、问卷设计、样本选择、实地调查、数据统计和总体分析六个阶段,在我国首次得出了对中国质量完整观测的数据结果,为我国质量的科学决策和有效治理提供了基础性的支撑。
会上,中国质量观测课题组组长、武大质量院院长程虹首先介绍了质量观测的关键性成果,接着中国质量观测课题组副组长罗连发介绍质量观测的主要技术。可以说,本次观测针对产品、工程、服务和环境四类主要的质量领域,将每一个领域的调查内容确定为了四个方面:质量满意度、质量安全感受、质量公共服务和公民质量素质。“当前我国质量状况的评价大多是基于感性的评价,或者泛泛而论缺乏定量的数据分析,该质量观测报告基于大规模的观测数据,首次全景式展现了我国质量的基本状况,对不同领域的质量状况有了定量的分析结果,明确了我国目前最具风险和最需治理的质量领域与对象,得出了制约我国质量发展的主要约束因素。”程虹说。
质量观测表明,我国的质量安全形势并没有出现全局性、系统性的风险,仅在部分领域内出现了一定的质量安全问题。
质量观测的数据证明,我国总体质量状况,也就是消费者的满意度总分是62.02分,处于及格线之上,低于“较满意”的评价,高于“较不满意”的评价,总体评价为“一般”。这一数据在美国、日本均在80分以上,说明中国总体质量水准仍有提升空间。“这种评价比较准确地反映了我国质量的现实。特别是,有很多领域如家用电器的质量满意度高于70分,进入“较满意”的区间,反映了我国制造业在质量能力上的提升。在质量满意度调查的122项满意度指标中,处于及格层次60分以下的是医疗、公交、物业、道路、管道、空气、噪音等27项指标,占122项调查指标总数的22.13%。”程虹说。
通过质量观测大量数据的分析,我国目前最具风险的质量领域是食品和药品,而食品领域中最需要加强治理的又是乳制品和地方小吃,乳制品的质量满意度风险较之于质量满意度最高的食品——果蔬,其分值相差5.03分。数据还证明,在我国产品、工程、服务和环境这四大领域中,最需要治理的质量领域不是产品领域,而是环境领域。环境领域的质量满意度较之最高的产品领域相差4.32分,最不满意的两大环境质量领域——空气环境和噪声环境。程虹认为,“这一结果证明,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工业产品制造国,总体的产品质量状况有了巨大的进步,较之于服务和工程,尤其是环境质量满意度更高,也提示我们需要尽快向服务型经济转型,尤其是要大力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模式。”
在医疗服务中,人们对于医疗软能力的满意度比硬件的满意度要低3分,处于一个不及格的水平,因此亟需解决的问题不是硬件建设问题,而是医生能力、医生态度等软件的建设。
此外,调查显示,由市场主体来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满意度总体上高于政府供给的工程和环境。而企业作为质量主体的责任地位并未得到真正确立,消费者普遍认为政府应为质量安全总负责,作为质量信息的重要第三方质量技术机构的服务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普通消费者难以得到充分的服务,门槛也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