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以来,浙江温岭市质监局以食品安全为底线,把强化质量安全监管作为质量强市建设的首要任务,着力构建许可准入、监督抽查、风险管理、信用监管和后处理召回等“五位一体”的监管机制,确保发现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能够“及时、有效、快速”的得到处理,真正形成科学有效的监管手段。
一是严格市场准入
坚持对新申请领证和到期审请换证企业进行取证前的实地核查及资料初审,督促企业严格按取证要求加强软硬件建设和抓好问题整改落实,把好准入的第一关。截止目前,共初审新申请领证企业1家、到期审请换证企业8家、注销2家。
二是加强日常巡查力度
针对全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风险等级、企业分类,该局制定并落实2013年度食品及相关产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巡查计划。日常巡查中,重点检查食品加工企业的环境卫生,库房存放情况,产品的标识标注,出厂检验记录,原辅材料和食品添加剂的相关证书资料、食品添加剂使用和关键控制点等环节的监管。目前,共巡查食品生产企业、食品生产小作坊128家次,对于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向企业发出整改通知,共计4家,并且及时回访督促企业整改到位。
三是加大监督抽查力度
积极开展温岭市级的监督抽查,并配合上级部门开展省级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测工作。截止目前,共实施各级监督抽查批次61批次,其中省级监督抽查18批次,省级风险监测4批次,温岭市级监督抽查39批次,合格率98%。
四落实整改措施
按照规定做好监督抽查不合格企业及风险监测问题企业的后处理工作。截止目前,共对1家监督抽查不合格企业进行后处理,责令企业限期整改,严格落实整改措施直至复检合格,后处理率达100%。
五是加强专项整治
按照台州市质监局要求先后开展各类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深化综合治理,从生产加工源头确保“两节”、“两会”期间食品质量安全。加强元旦、春节期间的食品安全监督工作,重点加大水产品、糖果、速冻制品等节日期间消费量大的食品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对酒类、肉制品、饮料、方便食品等重点食品生产企业开展风险排查工作,重点排查企业是否可能受到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