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涉及从田头到餐桌的全过程。田头是开头,也是大头。全国1.2亿公顷耕地对食品安全的意义之大,不言而喻。然而,这块大田如今正面临着一些令人揪心的问题。
两会期间有代表抱怨,说小时候喝的粥都是香喷喷的,现在的米怎么熬都不香了。对此,来自江苏的全国人大代表秦光蔚解释,这与耕地质量下降直接相关。在她看来,近些年许多农民不注重养地,乱施化肥,滥用农药,不仅导致耕地质量下降,作物的产量、品质和安全性也受到影响。的确,在这种土地上长出的粮食,不香事小,喝出健康问题事就大了。因此,她建议尽快制定耕地质量保护法,切实保护耕地质量。
与秦光蔚代表有着同样担心的还有很多人,这种担心也反映在“两会”代表委员们的提案、议案里。其中,九三学社中央《关于加强绿色农业发展的建议》提案,就是专门讲耕地质量问题的,因其十分重要且具有代表性,被今年全国政协委员会选定为“一号提案”。该提案指出,我国农业发展模式粗放,生产能源利用率低,污染日趋严重,大城市、工矿区周边情况更为严重,为水环境和食品安全带来严重隐患。因此,发展绿色农业已刻不容缓,呼吁国家构建绿色农业产业体系,切实推进农业生态文明建设。
这个“一号提案”被许多分析人士认为是食品安全问题的再度升温。而按本文开头的说法,人们从耕地质量角度关注食品安全问题,这算是向源头的回归。如果真能重视田头这个大头,食品安全不尽如人意的现状或可得到根本性的改观。
实事求是讲,我国政府一直十分重视耕地问题,实行了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2006年国家划出一条1.2亿公顷的红线,要求全国耕地面积不能少于这个数字。现在看来,这条红线的确是守住了,但另外一个问题却日益凸显出来——耕地质量下降,这同样会影响到国家粮食需求和安全。
我们现在面临的严峻现实是,耕地资源紧缺(1.2亿公顷耕地13亿人分,人均只有不足0.09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不到发达国家的1/4)之外,土壤整体质量偏低,中低产耕地土壤占65%。尤为糟糕的是,近50年来,中国农业走过了一条高投入、高产出、高速度和高资源环境代价的道路,耕地几乎是被掠夺性使用,早已不堪重负。与此同时,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由于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亚硝酸盐、重金属等有毒物质进入食物链,危及人类健康。饲料安全和畜产品安全、动物疫病控制等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也问题不断。
现在,高等级耕地流失过快,补充耕地等级偏低,以次充好的情况很严重,耕地质量总体下降,已严重影响到我国耕地生产能力,威胁国家粮食安全。从这个意义上讲,仅保住1.2亿公顷耕地数量是不够的,还必须保证耕地质量,划定一条质量红线,确保耕地生产能力的稳步提升和产出质量安全。
这条红线当然不能是一碰即断的虚线、弱线,而应是具有法律威慑力和强制力的实线、硬线。因此,要尽快启动耕地质量保护与建设立法程序,制定出适合我国特有的生态、社会经济特点的耕地质量保护与管理的法律法规,明确耕地质量保护管理的主要内容、管理体系、职责主体、运行模式、经费来源、措施手段等,并通过试点运行,最终成文实施。同时,建立完善的农技服务和耕地质量监管体系,确保耕地科学、合理、绿色利用。
耕地保护,功在当今,利在千秋。只有做到数量与质量并重,两条红线都不放松,才能确保粮食安全及可持续发展,我们的未来才能在希望的田野上铺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