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广东省乃至全国最大的涵盖海、陆、空港检验检疫业务的分支局,广州检验检疫局在口岸通关环节,凭借着创新、规范、服务“三大法宝”,努力为外经贸企业营造高效、公开、透明、有序的口岸检验检疫通关环境,为广州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正能量”。
广州检验检疫局“三个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通关模式试点工作已陆续启动,广州白云机场口岸、黄埔口岸、新风港口岸捷报频传,关检双方跨部门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执法协作和联动互助,进一步简化了通关手续,规范了通关秩序,提升了执法效能。
如果说“三个一”工程是广东检验检疫系统的“大手笔”,那么在广州口岸的各个岗位,无处不在的闪现着广州检验检疫局探索检验检疫监管新模式的“小心思”。
在黄埔口岸,“国检易港通”电子监管系统平稳运行,这个2011年就自主研发运用的系统与广东外运检验检疫大通关平台互联互通,实现了对码头所有进出仓的货物实施提前处理和非法检货物的快报快放。据码头经营单位测算,该系统不但可为企业节省20%~25%的反复吊箱成本,且为码头节约十分之一的码头工作场地。
在新沙口岸,实现了进口煤炭“1234”的工作模式,即“一张责任状”、“两个自动化”、“三班倒”、“四个第一时间”工作模式,确保所有进口煤炭均在1~2天内出具检验证书。目前,进口煤炭检测速度和准确率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在广州白云机场,对南联及汉莎航空食品公司进口到保税仓内并用于国际航班上的航空食品免于食品卫生检验,按保税货物监管规定实行集中报检、定期监管、每月数据核查等措施;驻联邦快递转运中心机构以“一站式”模式实现有效监管与高效服务的协调统一,全年对联邦快递货机实施检验检疫6112架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5%。
在中储粮岸罐库区,广州检验检疫局鉴定办黄煊辉告诉我们,由该办自主开发的自动查算船舶舱容和库区岸罐罐容的软件已投入使用,现在检验员在口岸查验时只需输入测深或空距即可直接得到船舱容量值,无需查表,将计算时间缩短了近80%。广州港进口的动植物油船一般是10~14个舱,过去查表计算需要50分钟,现在只需10分钟即可完成。
在广石化仓库,广州检验检疫局实现了广石化出口航空煤油通过管道直输华南蓝天航空油料有限公司“出口监管仓”的“零物流成本”贸易方式。目前,航空煤油年输送量超过36万吨,每年为两家企业节省物流成本约1亿元。同时,通过科技创新,率先采用“质量流量计”作为出口成品油对外贸易计重方式,每年为广石化减少损失约1500吨。
实施检验检疫通关便利化首先要规范,只有规范才能获得真正的便利。广州检验检疫局致力于在规范有序的基础上,营造良好、宽松的口岸检验检疫通关环境。
结合“两个专项活动”、“三打两建”等重大专项工作,广州检验检疫局对违法违规线索进行“四查”,全面排查漏检,对已报检但尚未落实检验的进口货物尤其是进口食品、化妆品,进行清理,对未经检验即销售、使用等涉嫌逃漏检的企业进行追究。深入清查非法中介,重点打击代理报检单位、报检员等中介机构和人员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对不如实申报、伪造、变造、使用和买卖检验检疫单证等扰乱报检秩序的行为严格依法进行查处。进一步加强产能核查,针对出口工业产品检验监管模式容易出现骗取检验检疫证单违法行为的实际,对企业生产情况进行摸底调查,综合评定其实际生产能力,将其实际出口量与核定产能进行比对,从源头上消除骗取检验检疫证单违法行为的隐患。摸底检查重点产品。对辖区内服装、玩具、鞋靴、箱包和小家电等企业及时摸底,重点分析商品质量状况,以及是否有以假充真、伪造或冒用他人厂名、厂址,伪造或冒用质量标志等违法行为。
在严格的排查和执法环境下,该局成功捣毁一个涉嫌买卖、伪造检验检疫证书和国家机关印章窝点,现场抓获涉嫌违法犯罪分子两名,查获伪造检验检疫部门印章5枚,伪造检验检疫证书正副本225份。2012年4月17日~20日,在白云机场口岸截获原产国为埃塞俄比亚的伪报“干的香椿叶”及“鲜的香椿芽”。经核查,全部确认为含兴奋物质卡西酮的恰特草,经上报,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于6月7日就此发布风险预警。
根据排查和执法情况,该局不断完善辖区进出口生产经营企业“诚信系统”管理及进出口商品监管体系建立,有力营造了公平、规范、有序、便利的口岸通关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