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红,红四方,欢笑幸福扑打着你的胸膛;开门红,大风光,满眼喜庆蒸腾出更多梦想。一首歌唱出了开门红的喜悦,也唱出了梦想。
2月4日,注定是一汽轿车的员工们欢欣鼓舞的日子,在吉林检验检疫局的全力帮助下,首批500辆、货值330万美元的欧朗轿车顺利完成检验,批量出口起运伊拉克的梦想变成了现实,这是新的一年里该局辖区内自主品牌轿车的第一次漂洋过海。
喜获订单
研发生产欧朗轿车,在一汽集团的战略规划中被寄予厚望,是共和国汽车长子丰富其自主品牌阵营的重大举措。然而,在过去的一年,该品牌车国内销售惨淡,面临重重压力。如何消化产能,成为企业迈不过去的门槛。
在吉林检验检疫局汽车办的建议下,企业把目光转向海外市场,“堤内损失堤外补”,经过艰苦的谈判,一汽进出口公司与伊拉克成功签订了500台欧朗轿车出口合同,实属来之不易。但是近乎苛刻的参数要求和装船时限,也使得订单的不确定性在增加。
企业求助的电话在汽车办主任谷铭的办公室响起,分管副主任、检验监管科的相关人员随即被召集到了会议室,开始制定检验方案。
遭遇难题
以往的集中检验模式是先生产,再检验,时间长,环节多,尤其大批量出口,涉及整车安全性能检测,更是耗时耗力。对于该批出口车,基本不具备可行性。
第一套方案想到了分类管理,即在所有条件均满足的前提下,对该批车辆进行信用监管或者验证监管,对企业实施监督检查,或在监督检查的同时对相关证明文件与出口工业产品实施符合性审查,必要时实施抽批检验。
但是由于一汽轿车是辖区内二类企业,出口车型又为首次出口,按照《出口工业产品企业分类管理办法》相关规定,需进行严密监管,不能采取报检后先出证放行的报检直通制度。因此必须完成该批次的检验。
巧破瓶颈
为此,汽车办制定了“先测安全+再检外观”操作模式,将主施检地点设置在企业整车检测线,现场提取检测数据,检验安全做到快;辅施检地点设置在企业库房,在时间和空间上予以充分保证,检验外观做到准。
这种方式,改变以往先检外观,后检安全的模式,虽然同样是“两条腿走路”,但却节约了大量时间,做到“生产完成,检验完毕”。
与这套模式对应的,打破以往随机抽样的模式,根据排产时间,平均抽取样本,确保产品的代表性。在严格按照SN/T 1688.4-2006标准的前提下,快速进行合格评定,大大节省了通关时间。通关时间的大幅缩减,大大提高了企业物流渠道的运转效率,减少了通关的时间成本,使企业经济效益持续发酵。
欧朗轿车的检验模式,创下了汽车办历史上最快记录,但是检验人员并未松懈,围绕着出口车快速通关的课题,仍在继续攻关,现在对出口车型备案为主要内容的风险评估体制和对企业诚信评价体系相结合的制度已被写入吉林检验检疫局的惠企政策中。
推出贸易便利化举措、积极优化内部工作流程是汽车办孜孜以求的目标,围绕服务发展这一主题,“敬业有为”、“特事特办”成为促进出口的主基调。未来,将会有更多自主品牌汽车走出国门,不仅“开门红”,还会“满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