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挣钱,包茶园。”湖北省竹溪县青龙寨茶场的赵昌明说,实行企业+茶场+农户的标准化生产以来,农民包茶园的积极性逐年高涨。过去鲜叶收购价每公斤不过40元,如今涨到130元。去年,他家鲜叶收入2.2万元,比上年净增6000多元。这是树立茶业品牌、实施标准化生产带来的效益。
4月中旬,在鄂渝陕交界处的湖北省竹溪县方圆1万多公顷的国家标准化茶叶示范区内,茶农们正在成群结队采摘新叶,这是喜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后的第一个丰收季节。
地处秦岭与大巴山脉之间的竹溪县,境内山连山、岭接岭,史传为茶树原产地和茶商要道,今为中南通往西南、西北的茶叶主产地。可是,长期以来,这里除了林业生产和小矿山开采,几乎找不出可供发展的方向。尽管茶叶种植相传久远,但家家户户自产自销的经营方式顶多换点油盐钱,100多家山林茶场也是小打小闹。因此,在纵横百里的大山区,靠山吃山的当地人却长期与贫困相伴。
如何加快发展和脱贫致富?竹溪县委、县政府认识到必须以特色资源为优势,以先进技术为手段,以名优产品为龙头,努力开创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局面。2003年,他们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和因地制宜发展,制定了质量兴县活动实施方案,提出了品牌兴茶的经济发展目标,组织质量技监、农业、林业、财政、环保、科技等部门共同开展国家标准化茶叶示范区建设。
当时,该县的茶叶生产是靠传统种植和手工制作,产量大而质量差。龙王垭(集团)茶叶公司副总经理赵作斌说,据农业部环境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的检测,竹溪县的土壤、大气、水质符合绿色食品产地质量标准,是理想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可是,前50多年中,由于种茶无“术”和品牌杂乱,这里的茶叶生产虽有规模但无市场,被列入《中国各茶原产地茶品目录》的竹溪名茶,却只落得了深藏大山不为人知的虚名。
竹溪县特产的龙峰茶,嫩绿光润,属高香型茶叶,是湖北名牌产品。经华中农业大学和湖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检验,龙峰茶的氨基酸和茶多酚含量为同类茶叶1.4倍以上,其多项质量指标高于国家绿茶标准。于是,竹溪县质量技监局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抓住龙峰茶的独特优势,整合资源、制定标准、提高质量、打造品牌、做大产业。
担负着标准化实施重任的竹溪县质量技监局,组织技术人员收集了48项茶叶基础标准、生产规范标准、检验方法标准和包装储运标准。在此基础上,制定颁布了龙峰茶地方标准,以及种苗、种植、鲜叶采摘、加工、出厂检验、销售包装等技术规范。随后,他们派出数支服务队,翻山越岭,走进乡镇、林场和村组,举办质量标准培训班,培训标准化生产骨干。两年来,通过培训和传授,他们相继发展了标准化茶叶示范户5.6万家。
与此同时,竹溪县质量技监局引导茶叶加工企业开展质量认证。他们帮助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健全了质量检测手段,现有5家企业通过了质量体系认证和QS食品质量安全认证。在质量技监部门的指导下,这批茶叶加工企业改造清洁卫生加工车间,兴建先进的不锈钢清洁化茶叶加工生产线,使加工能力、产品质量、规模效益得到同步提升。实施标准化生产后的龙峰茶,经检测其15项质量指标均达到国际标准,并获得了欧盟有机茶认证。至此,龙峰茶开始跨出山门,走向欧洲、非洲、东南亚等国际市场。
随着国家标准化茶叶示范区的建成,竹溪县被湖北省政府确定为名优绿茶产业区、茶树良种繁育基地、无公害茶叶和名优绿茶出口基地,为龙峰茶的品牌打造厚积薄发。2005年,竹溪县质量技监局乘势再上,组织对龙峰茶的定量包装C标志认证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申报,并被纳入县委、县政府的议事日程。他们组织精干力量,踏访三省四县五乡十场,收集了大量的人文技术资料,整理撰写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材料。2006年10月,经国家质检总局专家组审查,批准对龙峰茶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发挥特色资源优势,开展品牌兴茶工作,推行标准化生产,申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使茶农获得实惠。龙王垭茶场的童明金承包的4公顷多茶园,鲜叶年收入达7万多元。2006年,竹溪县遭遇严重干旱,但标准化生产基地的茶叶产量仍增产至125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上千户茶农年收入过万元,8万多茶农人均增收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