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龙口检验检疫局在对一批来自朝鲜的无烟煤进行重量鉴定时发现,该批货物装港提单重量4822吨,而实际重量为4721吨,短重率高达20.95‰,遂依法及时出具了索赔证书。
据悉,近年来随着大宗资源性商品进口量的不断增长,煤炭等商品短重现象频频发生,分析其原因:一方面,部分国家生产水平较低,船舶设施条件较差,图表陈旧、老化严重,水尺标记模糊不清,且专业检验鉴定人员缺乏,装货港出具的重量和品质证书公信力较差;另一方面,由于船舶计量和货物检验鉴定等都允许一定范围的误差,而煤炭等都属于高价值商品,一些出口方为取得经济利益最大化,往往有意利用误差减少装船数量。
针对上述情况,检验检疫部门建议要在对国外客户信誉和市场情况进行综合评估的基础上,选择信誉度高的贸易商和承运人。同时,重视合同的签订和质量验收条款的要求,特别是对安全、卫生、环保、反欺诈及重量要规定明确,尽可能以卸货港检验检疫机构出具的检验结果为结汇依据,谨防因短重而造成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