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arth-爱地球环保机构针对北京、上海、西安、成都、沈阳、哈尔滨、大连、石家庄、苏州等9个城市的39所小学儿童对含添加剂食品的摄入情况进行调研。报告显示,1/10的儿童每天食用含添加剂零食3次以上,6%的儿童每天饮用饮料3瓶以上,接近一半的儿童平均每天至少食用1次零食。且在儿童获得零食的来源上,家长是儿童零食的主要购买来源,但其对食品添加剂认知模糊。
儿童食用含添加剂食品的频率普遍偏高 180个孩子每天吃方便面超过3次
该调查结果显示,在七类儿童经常食用的含添加剂零食中,摄入频率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冷冻食品(包括冰淇淋、冰棍等)、方便食品(包括方便面、饼干、火腿肠等)和糕点(包括蛋黄派、沙琪玛、铜锣烧等)。1/10的儿童每天食用含添加剂零食3次以上,6%的儿童每天饮用饮料3瓶以上(不包括矿泉水和自制茶水)。6%的儿童每天食用方便面,9%的儿童每天食用薯片,每天食用蜜饯和奶茶的儿童比例为10%,11%的儿童每天食用火腿肠和果冻,每天食用口香糖和饼干的儿童比例为15%,在夏天,每天食用冰淇淋的儿童更是高达26%。尤为值得关注的是,除方便面外,其余8种零食至少有3%的儿童每天摄入频率保持在3次以上。1.5%的被调查儿童以每天3次以上的频率摄入方便面,这意味着,在本次调查当中,有180个孩子每天吃方便面超过3次。
不被允许应用于婴幼儿食品中的添加剂 仍广泛出现在低龄儿童食品中
在本次调查所涉及的食品配料中,方便面、乳饮料、薯片、冰淇淋、饼干等食品的添加剂数量为最多,其中,一包方便面最多可添加25种食品添加剂。国内外公开报道显示,儿童经常食用的这些食品中,部分添加剂在长期大量摄入的前提下可能存在潜在风险。
在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虽然规定了不允许应用于婴幼儿食品的添加剂范围,但是对于婴幼儿的年龄范围并没有相关规定。国际上通常将3岁以内的儿童列为婴幼儿。本次调查显示,我国很多儿童在3岁以前就开始接触各种含添加剂零食,这些零食通常并不属于婴幼儿食品范畴,因此其中都合法地含有多种食品添加剂。由于家长缺乏了解,导致很多3岁以内的幼儿通过零食、饮料摄入了多种婴幼儿本不该摄入的食品添加剂。
家长是儿童零食的主要购买来源 但其对食品添加剂认知模糊
作为孩子最重要的保护人,家长是帮助孩子建立健康饮食习惯最关键的力量。但调查结果却表明,我国家长对含添加剂零食及饮料的认识模糊,对部分食品添加剂长期大量摄入可能存在潜在风险的信息了解不够。来自儿童的调查数据显示,近1/10的家长完全不反对孩子吃含添加剂零食,在此问题上从未对孩子加以干预;22%的家长大部分时间都允许孩子吃零食。仅有8%的家长是严格禁止儿童食用零食的。同时,儿童食用的零食中,家长购买是最主要的来源。
家长的认知模糊,导致孩子在食品添加剂摄入问题上缺乏正确引导和保护,部分孩子养成了依赖零食和瓶装饮料的不健康的饮食习惯。这样的饮食习惯如果不加以及时纠正,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长期的潜在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