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以文化力量不断推动上海检验检疫事业全面发展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2012年12月1日,以“凝聚力量、永续发展”为主题的“2012上海检验检疫文化主题行”活动成功举办,这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国家质检总局的各项要求,推动质检系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共同回顾上海检验检疫局文化建设、党的建设发展历程,谋划文化建设的长远发展战略,探讨以文化力量强有力地推动检验检疫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作出新贡献的有力举措。

  上海检验检疫局局长、党组书记徐金记作题为《凝聚力量、永续发展——以文化力量不断推动上海检验检疫事业全面发展》的主题演讲,系统回顾了该局5年来,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立足上海质检工作实际,在“质量强国”和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大事业中谋篇布局,坚定实施“文化强局”战略的光辉历程,全面总结了紧扣质量主题、体现上海特色的文化兴检工作之路,深刻阐述了以“崇检尽责、服务至上”为精神、以“敬德、尚誉、人文、超越、幸福”为核心价值观、以“守护国门、服务发展”为使命、以“打造东方国门第一哨”为愿景的上海检验检疫核心价值体系。

  5年前,上海检验检疫局顺应时代步伐和上海检验检疫事业新发展新跨越的迫切要求,在国家质检总局和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启动了检验检疫文化建设创新实践。5年来,通过不懈探索实践,初步构建了检验检疫精神理念文化、制度行为文化、物质形象文化体系,打造了党建文化、质量文化、廉政文化和子文化建设等文化品牌和特色载体,推动了文化建设理论成果、实践成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并在凝聚广大干部职工和专家学者共同智慧的基础上,提炼出“崇检尽责、服务至上”的上海检验检疫精神,形成了“敬德、尚誉、人文、超越、幸福”的上海检验检疫核心价值观,确立了“打造东方国门第一哨”的共同奋斗愿景,逐步探索出一条“包容并蓄、开拓创新、以文强局、引领发展”的文化建设之路。以“以文争先”、“以文兴检”等“十大文化名片”为代表的一系列文化建设成就,不但增强了全体干部职工的文化自觉,更给全局同志带来了高度的文化自信。文化建设的深入推进,极大丰富了干部职工的精神家园,形成了凝心聚力、和谐奋进的良好氛围和局面,有力推动了中心工作的蓬勃开展。

  五年的文化建设探索实践,促进了上海检验检疫事业全面发展。

  上海检验检疫局坚持将文化建设作为兴业强局的战略之举,以时代特征、质检特色、地域特点为三维坐标,以党建文化、质量文化、廉政文化为特色载体,自我审视,找准定位,明确方向,奋力前行。

  文化建设目标清晰,百花齐放。党的十七大吹响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进军号角后,上海检验检疫局迅速兴起上海检验检疫文化建设热潮;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后,上海检验检疫局及时推出党建工作“强基创新‘七一’工程”;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文化建设进行专题战略部署时,上海检验检疫局文化建设“三年纲要”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党的十八大进一步作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大部署后,上海检验检疫局文化建设新的“五年规划”全面启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当前,文化建设已被列为上海检验检疫局的常态化重点工作,年年有主题活动,年年出文化成果。上海检验检疫局多次参与上海市重大文艺演出活动,荣获上海市“五一”文化奖;职工原创首唱的歌曲《国门家门》在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滚动播出;干部职工创作的30多部文化书籍、画册异彩纷呈;《航标》、《桥》、《启航》、《金海螺》等16个子文化品牌争奇斗艳。文化源泉的涌流,文化活力的迸发,凝聚、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的智慧和力量。

  党建文化常抓常新,特色凸显。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召开后,上海检验检疫局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推出党建工作“强基创新‘七一’工程”,兴起创建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党组织的热潮,被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首届“优秀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奖”。上海检验检疫局创造性地把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原理与党建文化和机关文化元素密切融合,率先在全国执法机关中全面导入、并有效运行党建质量管理体系,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广大专家学者的充分肯定,中组部所属中国浦东干部学院7次在上海检验检疫局开展“机关党的建设科学化”现场教学活动。以政工网、文化建设网、网络党校和党建手机报为主体的“三网一报”红色阵地全面形成。“人民质检为民服务,以质取胜创先争优”活动蓬勃开展,成效显著。有3个集体、4名个人受到党中央、国务院联合表彰;上海检验检疫局机关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成为上海口岸查验部门中第一家获此殊荣的单位,外高桥检验检疫局蝉联“全国文明单位”称号;洋山检验检疫局党总支被中组部评为“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成为上海市市级机关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

  质量文化注重实效,影响广泛。上海检验检疫局大力倡导“以质取胜、创先争优”、“质量是政治,质量是生命”的内部质量文化;广泛宣传“企业是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外部质量文化;大力弘扬“守信便利、失信惩戒”的质量诚信文化。在具体实践中,上海检验检疫局时刻把人民健康安全和国家根本利益摆在首要位置,严格把关,竭诚服务,严肃处理了菲律宾输华香蕉疫情,高效完成了输台中华绒螯蟹检验检疫等重要政治任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俞正声同志在党的十八大召开期间,在中华绒螯蟹蟹苗输台专题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感谢国家质检总局和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为两岸经贸合作作出的贡献。韩正市长亲切慰问一线检验检疫人员,并充分肯定上海检验检疫局把关服务成效。同时,上海检验检疫局大力开展“质量月”、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等质量文化宣传,2012年9月,由上海检验检疫局和新华社上海分社联合主办的质量文化宣传大型图片展,吸引了4000余名社会各界人士前来参观。“政府重视质量、企业狠抓质量,人民关心质量”的质量文化氛围进一步形成。

  廉政文化风清气正,紧贴中心。上海检验检疫局着力将廉政文化与业务建设紧密结合,创作了多集形象生动的廉政文化动漫片;广泛开展廉政主题教育活动,在上海检验检疫局廉政网开通“行风在线”专栏;在主流网站注册微博账号,与上海市纠风办政务微博建立链接;与上海检验检疫局所属43个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2012年,上海检验检疫局再次被设立为“上海市廉政文化示范点”。

  5年来,上海检验检疫局坚持把文化建设融入把关服务的崇高事业中,先后对上海地区800多家大型生产企业和物流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情况调研,上门走访中小微企业5860多家次,推出220多项业务改革新措施。上海检验检疫局与上海海关共同启动通关单无纸化模式,历时半年多,已为上海口岸通关节省730万工作小时。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上海检验检疫局与市发改委、商务委等部门一起,率先在全国创造性地推进入境再利用检验检疫示范区建设,得到市政府领导和有关方面的充分肯定和赞扬。2011年,上海检验检疫局牵头完成的科技项目,获得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兴检奖”一等奖两项,囊括了全国检验检疫系统一等奖总数的三分之一,其他各类奖项的获奖总数也名列全国检验检疫系统首位。上海检验检疫局大力推进“业务视频培训教材建立与运用”课题研究,首批创编了32部多媒体、标准化检验检疫业务视频培训教材,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培训模式,科学有效地规范了检验检疫执法行为。

  经过5年的文化建设创新实践,以文化人、以文兴业、凝聚力量、永续发展的理念已深深植根于干部职工的思想深处,文化建设已经和中心工作紧密结合,相互交融。振奋人心的工作成果、文化建设的激情涌动,目标任务的清晰明了,给全体干部职工带来巨大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凝聚了持续发展的强大力量。

  随着全局干部职工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不断增强,文化的软实力、创造力、竞争力日益彰显,文化的力量不断凝聚,不断奔腾涌流。

  凝聚合作共进之力。上海检验检疫局主动贯彻“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精神,秉持“跳出系统看系统,跳出上海看上海”的开放式理念,积极汲取兄弟局和其他部门先进文化成果的营养,牵头组织泛长三角地区9家直属检验检疫局研讨形成《泛长三角地区检验检疫机构文化建设合作备忘录》,形成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合作推进文化建设的可喜局面。上海检验检疫局始终不渝地坚持“沟通上下左右,服务系统内外”的理念,先后与全国其他省市27个直属检验检疫局签订了跨区域合作备忘录,与上海市商务委、经信委、质监局、上海海关、卫生局、上海海事局等22个部门和单位签订了合作备忘录,携手提升上海口岸质量安全水平,共同服务发展。务实有效的密切合作使服务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力量空前强大。

  凝聚理论创新之力。上海检验检疫局高度重视对文化建设理论的研究,在2008年就成立了文化战略决策咨询专家委员会;与中央党校合作开展课题研究;承担了全国党建研究会关于质检机关文化建设的研究课题;完成了国家质检总局《和谐质检建设在上海检验检疫局的探索与实践》等课题项目。先后在《求是》杂志刊发专题文章,在《人民日报》发表理论文章。公开出版发行了《崇检尽责、服务至上——上海检验检疫文化建设创新录》。通过多层次的文化理论研究,逐步凝聚、升华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流导向,以精神理念文化、制度行为文化和物质形象文化为结构体系,以文化建设理论研究落地、文化交流传播落地、质量文化落地、子文化建设落地和文化权益保障落地为主要成果的上海检验检疫文化建设理论体系。

  凝聚服务发展之力。上海检验检疫局通过文化建设创新大力推动了业务创新,服务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我们积极贯彻国家质检总局与上海市政府签署的部市合作备忘录,大力推进全国检验检疫改革创新区建设,对浦东新区生物制药、高新技术、总部经济、循环经济的发展和迪斯尼等重大项目的建设,推出一系列先行先试的创新性支持措施,全力提供个性化周到服务。在今年外贸形势极其严峻的情况下,海检验检疫局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主动启动“通报通放”、“快检快放”试点,力促贸易便利化。紧接着,我们已着手探索通过视频、电脑、手机平台网络等媒介,打造“智慧检验检疫”,创新检验检疫放行模式,力求实施“即查即放”的进一步便利措施,最终实现“通报通放、快检快放、即查即放”三轮驱动外贸发展的新格局。

  凝心聚力,奋发进取,以文化自强实现上海检验检疫事业又好又快永续发展。

  有了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产生的强大内力,有了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外部合力,上海检验检疫局对实现文化自强,推进事业又好又快永续发展充满信心。上海检验检疫要进一步实现文化自强,就要立足事业发展的客观实际,继续走富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发展之路;就要用先进的理念与形式,使检验检疫文化具有更强的魅力和影响力、更多的活力和创造力、更大的实力和竞争力,切实成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

  一是突出文化自强的“自”,探索一条具有检验检疫特色的文化自强之路。路径关系全局,方向决定成败。上海检验检疫局在文化建设上将始终不渝地弘扬先进性,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增强创造性。在2009年“强基创新‘七一’工程”中开展的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非常符合党的十八大关于“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部署要求。实践证明,坚定不移地走有检验检疫特色的文化发展之路,是符合事业发展和干部职工意愿的正确道路。上海检验检疫局将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紧紧围绕“崇检尽责、服务至上”的上海检验检疫精神,大力加强检验检疫特色文化研究创新,特别是大力加强由全局干部职工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和基本信念构成的行业观念文化研究;由各项制度规范构成的制度文化研究;由办公环境和人际关系等软、硬件要素构成的环境文化研究;由干部职工从事各项工作和各类活动构成的行为文化研究。通过以上各方面的文化研究,将上海检验检疫局在探索具有检验检疫特色文化之路中的创造和实践提升到理性认知的高度,并在回答和解决实际问题中进一步推动理论创新,为检验检疫事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二是突出文化自强的“强”,不断强化文化的传播力。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要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加强文化的传播。站在上海这个全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上海检验检疫局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的新挑战,必须高度重视先进文化的引领、传播作用和凝聚、激励功能。上海检验检疫局将充分运用视频、网络、移动终端等新媒体、新技术,加大文化传播的广度与深度,提升文化传播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学习借鉴兄弟单位的先进文化传播手段,积极开辟文化发展新阵地,主动占领先进文化传播的制高点。要在推进文化传播中,突出上海检验检疫文化的本质特点和地域特色,展现其独特魅力。要牢牢把握以质取胜主基调,传递质量信任,共同唱响质量强国主旋律,让上海检验检疫文化得到社会更多的共鸣与共振,产生更强烈的合声。

  党的十八大发出了“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号召。这为上海检验检疫局进一步准确把握文化建设的时代脉搏,总结过去、开创未来,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和方向。展望未来,上海检验检疫局将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质检工作大局,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进一步创新开拓,转型发展,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强大力量,努力开创“行业领先,系统一流”的上海检验检疫工作新局面。

作者:徐金记 来源:中国质检网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26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