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港澳消费者委员会联合抽检两地市面的猪肉干、牛肉干和鱿鱼丝等食品,发现鱿鱼丝、鱿鱼干及鱼干的29个样本检出含有重金属砷(俗称砒霜)。有关零售商已停止销售问题产品。
这个消息加上前几天龙凤水饺、甲天下汤圆被检出致病菌,接二连三的食品安全问题又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面对这条新闻,公众没有听到专家们再说“一天要吃多少公斤鱿鱼丝才能中毒”之类的说法。因为,当红心鸭蛋事件出现不久,公众听到过这样一种声音:一天吃1000颗红心鸭蛋才会致癌。意思是,人们不必为此忧心忡忡,哪个人一天能吃1000颗红心鸭蛋呢?
这就涉及到一个人们多有议论的话题:面对媒体不断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我们究竟该如何认识?
我们不知道“一天吃1000颗红心鸭蛋才会致癌”的说法,是否有实验数据支持,但我们还是相信这种“推论”的权威性。我们也非常理解,公众面对一桩又一桩的食品安全事件表现出来的困惑、恐慌;也非常理解专家们的焦虑与担心,以及对媒体所谓“炒作”的不满。但问题是,我们即便承认每天须吃1000颗红心鸭蛋才会致癌的“推论”后,有谁愿意一天只吃“一颗”红心鸭蛋?
一位同事给笔者讲了他亲自经历的一件事。一位农民朋友为了自家吃鱼,专门围了一个几平方米的小网箱,从不给这些鱼喂含有激素的饲料,也从不撒消炎药粉。而那些吃饲料、消炎药粉的大网箱的鱼,专门卖到水产市场去。
连没有多少专业知识的老百姓都懂得这样的道理:有的食品固然是“合格”的,但未必是健康的,什么病也不是某一天突然出现的,都有一个相当漫长的积累、发展的过程,一日三餐天天吃,天天积累,留意总没有错。
不管是出于维护产业发展还是企业前途的目的,或是有其他想法,专家们的苦心值得理解,但对于老百姓来说,食品安全大如山,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特别是对于苏丹红鸭蛋这样的恶性事件,如果没有媒体揭露,老百姓不知道还要吃多久?这样的曝光,我们不欢迎吗?
4月13日,国务院召开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电视电话会议,会上透露,食品药品安全规划即将公布实施。同时,要求抓紧完善食品药品安全信息通报和发布机制,逐步建立统一的发布制度,要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权。
即便吃1000颗红心鸭蛋才会致癌,我们还是要说,我们一颗也不想吃!建议专家们一颗也不要吃!而且,这样的“食品”曝光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