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刘生明:做“美丽中国”的建设者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中检集团是伴随我国改革开放进程、质检事业发展不断壮大的,是中国经济、质检事业腾飞的一个缩影。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集团将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坚持科学发展观,以长远战略规划、先进管理理念为指南,自强不息,开拓创新,最终实现自身的科学发展、做大做强。

——刘生明

  有一家集团公司,被国际同行视为极大的竞争对手,被国内同行看作是业界“巨头”。但该集团公司却多年默默耕耘、低调行事,辉煌业绩很少见诸报端。其实,其主营的检验、鉴定、认证、测试业务与国计民生、质量安全息息相关。在全国上下兴起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高潮之际,记者采访了这家集团公司的掌舵人——中国检验认证集团董事长刘生明。

  在改革开放大潮中茁壮成长

  目前,中国检验认证集团(CCIC)国内外分支机构超过300家,自建、合资、合作实验室超过240家,有员工1.6万多名,资产总额已达70多亿元,年收入50多亿元,已是一家不折不扣的跨国集团公司。一个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的商品检验公司,如何发展到今天享誉全球的第三方检验认证机构?话题也由此展开。

  记 者:“改革”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最重要的关键词之一,全文共出现86次。而中国改革开放、强国富民的30年,正是中检集团改革创新、快速发展的30年。30年前,我国改革开放大潮汹涌澎湃,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总公司应运而生。刘董事长,请您介绍一下集团的历史沿革,尤其是机构改革情况。

  刘生明:回顾30年的发展历程,中检集团是伴随我国改革开放进程、质检事业发展不断壮大的,是中国经济、质检事业腾飞的一个缩影。其间,不可否认的是,机构改革为其发展壮大注入了最强劲的动力。

  1980年2月29日,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浪潮在全球的蓬勃兴起,为了改变中国制造业的低端生产状态,国务院签发了一份致力于形成商品检验行业的重要文件——《国务院关于改革进出口商品检验管理体制的通知》。

  以此为依据,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总公司正式成立,成为我国第一家以从事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和认证检验为主、兼营进出口贸易业务的综合性非政府检验机构,肩负起了为中国对外贸易提供公正鉴定并对外出具证书的重任。

  1980年,上海、广州、天津、青岛、大连、武汉、南京等22个分公司成立。

  1984年,中国电工产品认证委员会(CCEE)成立。1986年中国进出口质量认证中心成立。这是中国最早的认证机构,是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的前身。

  1987年,五洲检验(泰国)有限公司成立,这是第一家海外分支机构。之后陆续在全球成立了日中商检、北美公司等29家海外分支机构。

  记 者:当时,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总公司(包括其国内分公司和海外公司)、中国电工产品认证委员会与中国进出口质量认证中心是独立的三家机构吗?

  刘生明:对。以上机构的整合是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认监委成立之后作出的决策。当时,为了实现集团跨越式飞速发展,打造中国的检验认证航空母舰,总局和认监委提出了集团“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一步是整合CQC,从2002年开始,将中国电工产品认证委员会和中国进出口质量认证中心等分属5个部委的6家机构进行整合,组建新的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

  第二步是整合CCIC,2003年将原中国商检总公司按照现代企业模式进行了改制。在前“两步走”的不断整合改革中,两家机构各自通过不断理顺管理体制,健全服务网络,拓展业务领域,壮大经营规模和人才队伍而获得飞速发展。

  为了继续深化改革,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整合资源、发挥整体优势的需要,从“有利于国家经济建设、有利于质检事业发展、有利于形成国际知名品牌”的目的出发,国家质检总局党组于2007年12月决定实施“第三步走”:整合CQC和CCIC,将原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和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进行重组,组建新的中国检验认证集团,下设三个业务平台——检验公司、认证中心、测试公司,做大、做强、做优CQC认证品牌和CCIC检验测试品牌,并且提出要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进入世界检验认证行业前5名。这是中检集团发展史上及其关键的一步,为集团有效参与国际竞争、实现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记 者:30年来,集团的发展成就有目共睹。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曾将此高度概括为三句话:“公司规模越来越大,发展空间越来越大,发挥作用越来越大。”对此,您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

  刘生明:30年来,中检集团得到长足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是总局和认监委历届党组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地方质检两局大力支持的结果,更是集团历届领导班子带领全体员工团结一致、奋力拼搏的结果。

  要说最深刻的感受,那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是我们成就事业的根本保证。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中检的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史也印证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30年来,集团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服务国家经济建设为职责,以做优、做强CCIC和CQC两品牌为目标,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在贯彻落实质量振兴、以质取胜、从源头抓质量、完善质量监管和服务外贸,促进经济结构和出口产品结构调整,提升“中国制造”信誉度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以不懈奋斗实现了自身的跨越式发展,成为了业务门类全、服务网络广、工作手段新、技术力量强、人员素质高的国内一流检验认证机构。

  在机遇与挑战中铿锵前行

  目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调整、大变革之中,整个市场正在重新洗牌。每家企业都不可能置身事外,都必须接受其带来的影响。谈及集团所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刘生明董事长信心满满,言谈间更透露出重任在肩的使命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记 者: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随着新兴产业的不断涌现,整个社会对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第三方检验认证的作用会进一步凸显。您认为,集团面临着哪些机遇,可以为集团的发展提供商机?

  刘生明:在旧的世界经济秩序正在调整、新的经济秩序正在形成之时,任何一个行业、一个企业都必须站在“知己知彼知天下”的基础上,认真研判形势,抢抓机遇。只有这样,才能拓展发展空间,实现科学发展。

  首先,质量服务社会需求不断增长。有专家指出,20世纪是速度的世纪,21世纪就是质量的世纪。不管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质量要求在提高,质量项目在增加。目前世界经济增速虽然放缓,但对质量服务的需求有增无减。2012年全球检验认证市场仍将保持8%以上的增长速度,市场规模将达850亿欧元,特别是亚太和新兴经济体,整体有望保持在15%以上的增长速度,中国市场规模2012年将超过950亿元人民币,成为仅次于美国、欧元区的第三大检验认证市场。质量的需求就是我们发展的空间。

  其次,新兴领域拓展潜力很大。国际金融危机后,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纷纷出台新兴产业的支持政策,我国也推出了一系列振兴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先发展先导性产业的保障措施;《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指出,“十二五”全社会环保投资约3.4万亿元,工信部预计,2015年电子认证服务市场规模将突破80亿元;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十二五”期间将超过1万亿元,建设线路总长近3000公里。可以预见,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将迎来一场世界范围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这些都是我们未来应进入的重点领域。

  第三,政府改革转型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大部制将在全国全面推行,能够委托社会承担的事务会逐步让渡给社会组织,第三方检验认证业务发展空间增大。去年国务院对省级以下工商、质监垂直管理改为市、县地方政府分级管理,各级政府为加强辖区内质量管理,必然要借助社会技术服务机构的力量。目前国外机构已有举措,集团也要快速反应,积极行动。

  第四,质检工作蕴藏新商机。从《质量发展纲要》到《质检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从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工作部署到各地检验检疫局工作要点,每项都与集团有关。《质量发展纲要》把建设质量强国作为主线,把质量兴省、质量兴市(县)、质量兴企作为核心内容。在今年全国质检工作会议上,总局局长支树平强调,坚定不移地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开展重点产品质量提升活动,着力推动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推进节能减排,建设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在全国认证认可工作会议上,总局副局长孙大伟指出,大力推动新能源领域认证以及节能节水产品认证,积极开展农业规范和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服务认证。这些对集团来说,只要找好切入点,都是商机。集团必须顺势而动,围绕质检强身健体,做大做强。

  记 者:我们时常说,要看到机遇,更要认清挑战。您认为集团面临的挑战有哪些?

  刘生明:大发展和大危机相生相伴,尤其在技术领域、标准领域、人才领域,可以说危机孕育着发展。集团要取得长足发展,就要具有机遇和忧患双重意识,并且坚定信念、树立信心,勇敢地迎接挑战。

  从国际上看,经济形势更趋严峻。

  目前无论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都出现回落,而且欧元区已陷入衰退,美国或将紧随其后,一些国家主权债务风险增大,引起国际金融市场急剧动荡。再加上经济的不景气,导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摩擦加剧,各国质量安全标准日益严格,国际贸易增速明显放缓。这些势必给集团的发展带来严峻挑战。

  从市场上看,行业竞争更趋激烈。

  在经济全球化日趋加快的时代背景下,检验认证市场更加放开,行业竞争不断加剧,许多国际检验认证机构凭借资金、管理和技术标准的优势,不断抢占中国市场。几家国际大的检验认证机构都在中国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和中检集团形成很大的竞争趋势。与此同时,国内资本也开始大举进入检验认证行业,一些民营企业借助投资成功上市,规模呈几何式增长。可谓前有“狼”后有“虎”,危机四伏。

  挑战和机遇从来不是什么绝对概念,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要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化挑战为机遇,就需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要认清国内外形势,把握检验认证行业现状与走向,做到成竹在胸。

  在自强不息中做大做强

  2011年5月11日,由中检集团测试公司作为主要股东的苏州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上市仪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举行。

  党的十八大报告自始至终贯穿了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标准。在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质量、效益、环保、安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绿色经济、低碳经济成为发展趋势。而这一切无不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也为中检下一步如何发展提出新的课题。对此,刘生明董事长表示,中检集团将以自身的科学发展、转型发展,适应社会的科学发展和转型发展。只有这样,才无愧于民。

  记 者:2011年2月11日,在集团全球总经理会议上,总局局长支树平为集团确定了“做大做强中检集团,打造世界知名品牌”的发展愿景。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需要全体中检人的共同努力,更需要集团坚持科学发展观,制定一套系统的长远发展战略。这方面,您如何考虑?

  刘生明:我们始终在思考集团未来如何持续、快速发展等战略性、宏观性重大问题,特别是在支树平局长和孙大伟主任的指示下,集团更把此项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出台了十年发展总体规划,认清了发展目标,明确了发展战略、发展步骤、发展措施和经营方针,这些构成了集团长远战略发展系统思路。我简要解释说明一下“一、二、四、十四、四十八”的战略发展思路和五个子规划。

  “一”是指坚定一个发展目标,即国内第一、国际知名。集团要扛起中华民族检验认证事业的大旗,这是使命,也是责任。不仅我们管理者要刻在脑子里,还要让集团系统每名员工都知道,要牢固树立这个理念,付诸行动。

  “二”是指实施两大扩张战略,即业务扩张战略和资本扩张战略。要有大思路、大思维,不局限现有和传统业务,围绕大质量概念,积极拓展业务市场,同时利用金融及其衍生工具和无形资产投资,积极探索上市融资等,不断壮大机构规模。

  “四”是指采取四大战略步骤,即深化改革、整合资源、资本积累、国际扩张,按照集团总体发展规划,顺利实现五年、十年发展目标任务。

  “十四”是指集团总体规划中确定的深化改革、创新管理、加速收购兼并和资本运营步伐等十四条政策措施,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确保战略目标的实现。

  “四十八”是指继续坚持“48字”经营方针,即扩大业务开支,确保发展速度;降低管理成本,增加发展资金;加大项目投入,确保发展后劲;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发展动力。

  五个子规划都是根据集团总体规划而制定,内容包括对集团内外相关形势分析、战略目标、发展重点以及保障措施等。

  集团长远战略发展系统思路将是集团长远发展的行动指南,是集团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必须始终坚持、不断强化的发展方向和战略思路。

  记 者:在您的讲话中,多次提到,集团要实现新的跨越发展,关键是要做到: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如何理解?

  刘生明:自强不息是一种精神、一种品质,是面对诸多机遇和挑战的中检人所必须树立的一种坚定信念。正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强手林立,不强则败。集团做大做强,做强是根本,关键靠自己。中检人只有志存高远,团结奋斗,认真谋划新思路,努力实现新跨越,着力在加强自身建设上下功夫,才能跻身国际检验认证大公司之列,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知名品牌。

  所谓开拓创新,貌似老生常谈,其实应该常抓不懈。

  首先,思维观念要创新。思路决定出路。一个公司的老总有正确的思路、科学的管理,这家公司才有希望,正如支局长所讲的“一个人能搞活一个单位”。我们的素质是不是达到了一个企业家标准?我们的思维是不是与时俱进?我们的观念能不能跳出质检系统?我们的方法能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我们一定要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用新理念、新思维、新方法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能墨守陈规,坐吃山空。

  其次,管理模式要创新。管理模式不能套用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做法,应随着事业发展不断创新。要结合公司和所在地实际,积极探索建立有利于生产力发展、事业做大做强、队伍健康发展的管理模式。要加强平台、国内外公司的联动,在资源共享、业务借势的基础上,开展资本合作,同时加快集团系统有效的营销网络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把中检集团打造成与我国经济地位、综合国力相匹配的世界知名品牌。

  第三,业务模式要创新。有的业务可能是眼前亏损但长远赢利的,大家要去做。甚至有的业务还可能很长时间不能赢利,但只要符合集团战略发展、整体大局发展、长远发展的需要,也要去推进、去开展。比如我曾提出的区域协调中心与合作中心的概念,可以使资源在整个区域里协调,解决有关公司的资质、专业人员的问题。以后我们可围绕产品线,建立若干个中心,分布全球,这就是一种业务模式创新。

  后 记:

  成功的企业各有各的原因,但基业常青的企业必须有一位真正成功的企业家。长远的眼光、过人的胆识、积极的心态、坚韧的个性,从刘生明董事长言谈中感受到的凡此种种,是否可以作为一个成功企业家的标准?

  让我们祝愿吧,祝愿中检集团早日实现“世界知名品牌”的宏伟目标,祝愿中检集团为“美丽中国”作出更大的贡献,也祝愿刘生明和他带领的中检人——这些“美丽中国”的建设者,实现更大的作为,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作者:张鹏 来源:中国质检网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07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