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青岛啤酒提高质量纪念日”隆重召开,刚刚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青岛啤酒《啤酒高效低耗酿造技术的开发与应用》项目组获得了集团总裁金志国亲自颁发的百万元“总裁特别奖”。这体现了一个百年企业对科技创新的追求。
在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啤酒高效低耗酿造技术的开发与应用》项目荣获2006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这是继《啤酒风味图谱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后,青岛啤酒技术创新项目取得的又一项重大科技进步成果,青岛啤酒也是中国啤酒行业惟一一家两度摘取国家科技最高奖的企业。
据悉,《啤酒高效低耗酿造技术的开发与应用》项目历时8年完成,凝聚了青啤人众多心血与智慧。为了充分调动和发挥员工参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青岛啤酒充分肯定了项目组科研人员的成绩,给予重奖,也表明了对于科技创新的务实与进取精神。
据了解,青岛啤酒通过项目机制、资源的配置机制、对创新人员的动力机制等有效配合作为保障,使创新得以顺利进行。通过按照市场的需求、按照科学发展的需求来识别创新,使它具有商业价值;同时,把创新看成一个能够创造最大或者更大价值成果的任务,像风险投资一样进行资源配置。如果创新不成功,就把它当成科研费用的支出,而一旦创新成功,那么投入产出比就远远大于一般的价值创造。人才是第一生产力,青岛啤酒通过对员工在思想上的动力支持和物质上的鼓励,企业由原来的安排科研项目、压任务的状态变成技术人员主动寻找科研项目,主动要任务。这种明显的变化,来源于创新政策导向和动力机制。当“总裁特别奖励”落实到位、当“若明双叉”、“刘明节煤法”等这一个个以员工的名字来命名的技术创新在生产过程中得到充分运用的时候,是比用物质奖励更加有效的精神鼓励。
金志国认为,创新是一个科学的、理性的,甚至是一项系统工程。创新的意义在于它可以改变世界、可以改变中国、可以改变公司、可以改变每一个人。如果每一个人都有创新的能力,每一个人都有创新的成果,公司就会有无穷的创新价值和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