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全面提升质监能力素质 为建成小康社会多做贡献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内蒙古自治区质监局局长、党组书记 张铁网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全面进步的综合性目标,其中重要标志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这是党对人民的郑重承诺。

  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需要全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最大限度地发挥各方面的主观能动性,抓住机遇,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真正形成万众一心、团结拼搏建小康的局面。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必须把加强质量工作、深入贯彻《质量发展纲要》提到更加重要的地位上来。质量是兴国之道、强国之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质量问题关系可持续发展,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形象。

  当前,我国质量发展的基础还很薄弱,质量水平的提高滞后于经济发展,片面追求发展速度和数量,忽视发展质量和效益的现象依然存在。为此,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但不是制造业强国。“中国制造”在数量增长较快的同时,质量却未同步提升。制造业长期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出口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优势,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因此,以提高产品质量水平为切入点,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增强“中国制造”的竞争力,实现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

  质量与百姓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加强质量工作是民心所向、民生所求。“民惟邦本,本固邦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质量安全的需求越来越高,企盼衣食住行都有质量保证。重视质量就是重视民生,管住了质量就赢得了民心。

  质监部门作为质量工作的主管部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履行职责,把好产品质量关,责任重大。如何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结合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布局,研究解决当前存在的“检不了、检不准、检不全、检不快”的问题,全面提升我区质监队伍的能力、素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随着内蒙古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食品、特种设备安全、工业产品质量检测、认证认可及打假治劣的任务日趋繁重,而质监队伍的能力素质与这种任务要求不相适应,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下大力气加强质监队伍的能力、素质建设迫在眉睫。

  2013年,自治区质监局将开展“提升能力素质年”活动,着力提升队伍素质,着力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努力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有效的服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提升能力,重在解决检验检测技术支撑能力不足问题,着力在硬实力建设上下工夫。一是根据自治区和盟市的经济发展布局和产业重点,有针对性地解决装备设备不足、技术手段不够、监管能力不强问题,以为其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技术检测支撑。二是围绕优势产业和地方特色产品,下大力气加强国家级、自治区级检验检测中心建设。在已建成的“国家毛皮质检中心”、“国家乳制品及肉类产品质检中心”、“国家毛绒质检中心”、“国家稀土产品质检中心”、“国家天然气煤化工产品质检中心”、“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内蒙古)”的基础上,今后两年积极申报建设“国家煤炭产品质检中心”、“国家高分子产品质检中心”、“国家煤矿安全计量器具产品质检中心”、“国家羊绒制品质检分中心”、“国家煤炭产品质检分中心”、“国家蒙古族食品质检中心”、“国家汽车零配件机械装备类产品质检中心”、“国家马铃薯产品质检中心”8个国家级质检中心,建设“自治区皮革制品质检中心”、“自治区煤炭产品质检中心”、“自治区民族特色及地方食品质检中心”、“自治区煤炭及化工产品质检中心”4个自治区级质检中心。新增一批与我区重点产业、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接的检验检测项目,建设一批石油化工、能源计量等高端产业和食品等重点领域的检验检测实验室,打造一批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检验检测技术服务品牌。三是注重科技强检,加快信息化建设,建立质监综合数据库和数据综合统计分析系统,重点全面推进特种设备安全检测监管系统和食品安全监管及电子追溯系统建设,促进信息化技术在质量监管中的应用。加快推进标准化战略的实施,构建和完善标准体系,抢占制定标准的制高点,推进实施品牌战略,促进优势产业做大做强。

  提升素质,重在解决专业技术人才缺乏、专业技术水平低下和全员责任心、事业心提升问题,着力在队伍软实力建设上下工夫。一是建立分级分类、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体系,创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培养一批质监行政管理人才;二是加强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培养一支高端技术人才、学术技术带头人、具有发展潜力的专业技术后备人才队伍;三是进一步创新管理机制,规范按需设岗、竞聘上岗、以岗定酬、合同管理等程序,全面推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和岗位管理制,促进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

  同时,加强质监文化建设,以塑造“学习、团结、拼博、奉献”的质监精神为核心,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基本要求,发挥质监文化的导向、凝聚、激励作用,构建和谐质监,打造“学习型机关”和“服务型质监”品牌,切实树立起“刚正廉洁的依法行政形象、科学权威的技术执法形象、可亲可近的人民质监形象”。

  通过全面提升能力素质,把内蒙古质监系统打造成一支真正“靠技术执法、凭数据说话”的合格队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张铁网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27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