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浙江宁波北仑检验检疫局:人尽其才 与业同兴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2012年4月1日,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在考察宁波北仑检验检疫局工作时指示:“北仑局要努力建一流队伍、创一流成绩、树一流形象。”

  潮涌东方,港通天下。在北仑港——这个被誉为中国港口“皇冠之冕”的口岸前沿,驻扎着一支守卫国门第一线的队伍。北仑检验检疫人,他们以忠诚和奉献,肩负起了守护东方大港平安通畅的职责。自1999年组建以来,随着港区的高速发展,北仑局承担的业务总量年均增长超过40%。2011年,该局人均业务量接近全系统平均水平的10倍,在全国300多个分支机构中名列前茅。目前,该局本部设有10个行政科室、一个临时机构、两个事业单位,同时管理着两个驻港区办事处,呈现出“一体两翼”的全新发展格局。事业的高速发展,离不开人才队伍的坚实支撑,北仑局党组高度重视队伍建设工作,科学规划、扎实推进,为事业持续发展铺就了一条人才队伍成长的“高速路”。

  “人尽其才,与业同兴”——8个字的宁波检验检疫文化人才理念有着深刻的内涵。“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宁波检验检疫人追求‘人发展事业,事业发展人’的共同成功,强调让每一个人的能力和智慧都能充分迸发和自由融汇,推进检验检疫事业蓬勃发展,实现人事相宜,事竟其功。”宁波检验检疫局局长赵振拴从人才和事业的交汇中描绘出事业愿景“大蓝图”。

  共同的愿景是联接人才与事业发展的纽带,也是推进队伍建设的强劲动力。早在2007年,宁波局就明确提出了“做大做强北仑局”的战略部署,为北仑检验检疫事业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使北仑局干部职工的个人愿景与单位愿景有机结合起来,集成一个人心所向、众望所归的共同愿景,让大家深切体会到事业有憧憬、个人有发展、工作有奔头,并自觉地投身于实践、服务于事业。

  事业的快速发展要求干部队伍尽快成长起来、优秀人才尽快凸现出来,同时,优秀人才也需要在事业的发展中不断实现自身价值。在“做大做强”的战略愿景下,北仑局上下形成了“人与事业共同发展”创业理念。2008年,北仑局党组更是作出了构建“人本管理发展机制”的战略决策,提出了“四个一”的建设目标:即实现“一个统一”,统一人与事业的发展,培育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健全“一个体系”,健全教育培训体系,实现人才的自我增值;建立“一个机制”,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绩效激励机制;营造“一个环境”,推行情感管理,营造和谐发展的环境,努力实现“人本管理-人才成长-事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实现全局工作质量和队伍质量的“双提升”。

  “队伍建设工作的核心是人,把人的工作做通做好了,事业一定会更有前途、更有发展。”北仑局局长鲁国苗对队伍建设工作有着深刻的见解。在共同愿景和人本管理的引导下,北仑局队伍成长氛围不断优化,教育培训、干部选拔、科技人才、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积极、向上、紧张、活泼”的人才成长氛围和“公正、公平、公开”的用人风气蔚然成风,各方面人才不断涌现,“十一五”期间,向上级部门输送交流干部近40名,事业发展呈现朝气蓬勃的良好局面。

  2011年以来,北仑局以迁新址为契机,开展了“迁新址、焕新貌、铸新业,争创基层强局”(即“三新一创”)主题活动,编制了全面推进基层强局建设发展规划,在新的历史起点,描绘了一幅“争创基层强局”的事业发展宏大蓝图,激励着全体干部职工在共同的发展愿景下加快成长,不断为检验检疫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夯实人才工程“硬路肩”

  当今社会,新技术、新知识日新月异,新矛盾、新问题接踵而来,知识更新的周期大大缩短,对干部队伍知识、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为实现人才队伍的保鲜增值,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教育培训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宁波局局长赵振拴多次强调:“干部培训意义重大,要将其作为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提升群众满意度的重要举措抓紧抓好。”北仑局高度重视教育培训工作,加大教育培训投入,重点打造了脱产培训班、知识大讲堂、青年论坛三大教育培训品牌,着力提升中层干部管理水平、扩宽普通干部工作视野、引导年轻干部价值追求,不断增强干部队伍整体素养,夯实人才队伍基础。

  脱产培训班。自2006年起,北仑局每年都要抽出一周时间,设定培训主题,组织中层领导干部到高等院校开展集中脱产培训,先后到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等高等院校,请专家学者开设针对性课程,培训主题涉及领导管理、传统文化、经济管理、公共服务能力、执行力建设、危机处理和应急管理、全新思维等。专题培训班采用理论讲授、案例教学、课堂互动等多种形式,让大家在学习中探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和途径,为日常工作中应对复杂局面、解决各种问题打开思路。2012年,该局还组织青年骨干赴浙江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脱产学习。脱产培训班至今已经累计培训40多门课程、200多个学时,参加培训近400人次。

  知识大讲堂。“知识大讲堂”是面向全体干部职工开设的系列专题讲座,也是北仑局受众最多的教育培训方式。每年开设若干期,邀请大学教授、行业专家、地方领导、企业老总等主讲,讲座内容涉及政治理论、国检文化、廉政建设、职业礼仪、心理健康、现代物流、对外贸易、法律法规、区域经济、知识管理等众多专题。在知识大讲堂上,各领域专家带领干部职工“跳出系统看系统”,拓宽了检验检疫工作视野,提升了干部职工大局观念,为干部职工成长成才打下了基础。

  青年论坛。为坚定青年干部的事业追求,激励他们在各条战线发挥更大的作用,北仑局从年轻人的特点出发专门开设了青年论坛,让广大青年同志在论坛中尽情展示形象、表达思想、激发热情,形成学而思、思而辩、辩而学的良性循环。2012年以来,结合“价值观大讨论”活动,青年论坛开展了“创新与服务”、“我的国检我的家”、“我的廉政我做主”、“我是团员我优秀”等主题论坛,引导青年干部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价值目标,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工作使命感,把个人理想和追求融入检验检疫事业的长远发展中,不负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

  在重点打造“三大教育培训品牌”的同时,北仑局还建立了外送培训、网络学习、岗位技能比武以及新进人员轮岗见习等多种形式相辅相成的教育培训体系,并将教育培训纳入到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教育培训工作质量。近年来,北仑局年均培训900多人次,显著提升了干部职工队伍素质,为检验检疫事业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打通科研队伍“快车道”

  科研人才是质检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贯彻国家质检总局深入推进科技质检建设的战略决策,就是要为科研人才创造更好地成长环境,培育更多的科研人才,激励他们创造更多的科研成果,提升质检科技水平,引领质检事业发展。北仑局积极推进科研队伍培养,探索和推动检验检疫学科化发展,努力打通科研队伍“快车道”,为事业高速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为加快实施“科技兴检,人才强检”战略,从2007年开始北仑局启动为期3年的“科技年工程”,秉承“放水养鱼”的方针,加大投入,放眼长远,出台了《学科带头人管理办法》、《中青年技术骨干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管理机制和激励政策,探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科技人才培养模式:

  ——重点培养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在科研经费、晋级评优、培训交流等方面给予倾斜,为高端人才、技术专家、学术权威的脱颖而出、茁壮成长创造条件。

  ——对中高级科研人才实行3年一次整体规划,针对性安排科研项目,提供学习深造机会,努力实现科技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人才的梯队建设,发挥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辐射效应,带动科技队伍整体成长,形成“领军人物-学科带头人-中青年技术骨干-科研团队”4个层级的科研人才体系。

  科学的机制、有效的管理、良好的氛围为北仑局科技人才队伍的成长注入了强劲的动力,也让科研工作收获了丰硕的成果。学术带头人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并多次出席重要国际学术会议,青年技术骨干们迅速成长,开始在系统内外崭露头角。截至目前,北仑局已有两位ISO国际注册专家,成为全系统第一个开展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的分支局,并编制出版了一套10册370万字的铁矿检验系列丛书,推动铁矿石检验业务学科化发展。2011年,北仑局被国家质检总局授予5年一评的“科技兴检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012年4月份,北仑局技术中心的青年技术骨干、年轻的陈贺海博士代表中国专家第一次在铁矿石与直接还原铁(ISO/TC102)国际标准化会议上登台做专题报告,令国际同行耳目一新,委员会主席更是发出“positive member,positive contribution”的赞誉。正如他所言:“个人的能力再强也是有限的,整个团队的成长才是成功的关键所在。”正是这支科技人才队伍的快速成长,切实保障了检验检疫工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树立起了科学权威的技术执法形象。

  亮出选人用人“导向牌”

  干部队伍的培养选拔关系到事业的科学发展,坚持以什么样的标准选拔干部、如何选好用好干部是队伍建设的首要问题。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在2012年度全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拓宽和畅通选人用人渠道,提高选人用人满意度。”宁波局局长赵振拴在2012年3月份的干部工作座谈会上也特别强调:“干部选拔工作是一面旗帜,是风向标,要坚持‘三唯三公’,即坚持唯德、唯贤、唯才的标准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形成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北仑局的干部选拔工作正是坚持这一用人导向,通过引入公平竞争机制,把干部选拔由“相马”变为“赛马”,确保干部职工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在公开、公平、公正的规则下选拔出的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和满意度。更重要的是,通过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在干部职工中营造出你追我赶、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得之不骄,失之不馁。竞争上岗,有上有下,不论上下,我都会一如既往地为检验检疫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只有事业发展好了,个人的发展才有更大的空间。”就在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考察北仑检验检疫工作的当天,北仑局2012年副科级领导干部竞争上岗正在紧张进行。通过笔试、面试、民主测评、组织考察等多轮角逐,最终3名“80后”年轻干部脱颖而出,走上了领导岗位。让参加此次竞争上岗的人最难忘记的,无疑是在那个值得铭记的日子里,他们用独特的方式展示着北仑局干部队伍的风采。回顾历次竞争上岗,我们不难看到北仑局年轻干部队伍的成长轨迹。近6年,北仑局共有12人通过竞争上岗走上领导岗位,他们都在各自的新岗位上挑起重担,在干部队伍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竞争上岗的干部选拔方式也越来越得到干部职工的认可。

  “干部制度正不正不仅关系到人才的培养和选拔,而且关系到一个单位根本风气,关系到我们事业的长远发展。”北仑局局长鲁国苗在谈到选人用人工作时,充满着对事业发展的殷切期望。唯德、唯贤、唯才,公开、公平、公正,这些掷地有声的选人用人的“导向牌”,正为北仑局的干部成长构筑出一个广阔的舞台,激励着优秀人才不断脱颖而出,推动着检验检疫事业不断前行。

  树起文化发展“新路标”

  质检系统文化建设方兴未艾。国家质检总局办公厅在《关于加强和谐质检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在和谐质检建设中“加强文化建设,提升质检软实力”,将文化建设提高到战略部署的高度。宁波检验检疫系统的文化建设工作一直走在系统前列,形成了“出入有境、服务无境”的宁波检验检疫精神和“厚德敦行,尚法崇检”的核心价值观,以及十大文化理念。文化的深厚底蕴为人才的持续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人尽其才,与业同兴”的人才理念更是为队伍成长注入了新的动力。

  “事业短期的成功可以依靠少数精英分子和特定历史机遇来实现,事业长远的发展必然需要有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和与单位发展战略相匹配的组织文化。”对于事业的发展,局长鲁国苗有着更为长远的思考。正是基于这种对事业发展的深远思考,北仑局党组提出了“文化强局”发展战略,确立了“以文化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的发展推进检验检疫事业的发展”文化建设工作思路,通过大力弘扬宁波国检文化,以“争创基层强局”的战略愿景,不断凝炼北仑检验检疫人的核心价值观,使干部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努力塑造“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争创氛围。在宁波国检文化引领下,干部职工积极性和能动性得到充分调动,单位凝聚力、战斗力持续增强,在抗震救灾、服务奥运、专项整治、甲流防控、保障世博、帮扶企业等工作中都涌现出了许多先进团体和模范个人。

  2011年以来,北仑局开展的“三新一创”主题活动,更是掀起了新一轮的文化建设高潮。通过广泛开展党团主题活动、职业形象教育、主题演讲、读书征文等活动,以多样化的文化载体,提升干部队伍素养、提升能力和形象;并结合推行7S现场管理、“三位一体”综合督察新模式、开展检容检貌军训,加强管理工作和文化建设的互动,以管理促文化,以文化推管理,努力塑造整洁有序的工作环境,提升工作人员素养和整体形象,促进干部队伍“焕新貌”。

  2012年4月份,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考察北仑局工作,对北仑局干部队伍表现出的精气神表示了高度赞许,赞扬北仑局的队伍代表了检验检疫形象,并指示北仑局要“建一流队伍、创一流成绩、树一流形象”。这是对北仑局全体干部职工的极大激励和高度肯定!

    一条与业同兴的人才强局之路已经铺就。北仑局将继续加快干部队伍建设,以“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理念,大力倡导“爱岗敬业、奉献负责、争先创优”的精神,在人与事业共同发展的和谐氛围下,努力建一流队伍、创一流成绩、树一流形象,创造北仑检验检疫事业新的辉煌!

作者:陈满珍 金建兴 来源:中国质检网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09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