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质检总局每月都会通报入境不合格食品名单。有媒体对最近14个月来的通报名单进行统计,发现共有34批次超过270吨不合格进口奶粉被销毁或退货。这些不合格奶粉一半以上来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而且多出自不知名的新上市品牌。业内人士解释称,进口奶粉问题增多与新奶粉品牌大量出现直接相关。
据不完全统计,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前,澳、新两国的奶粉品牌只有几家,而现在已经增至20余家。新增的奶粉品牌大都是中国企业在当地注册并进行贴牌生产,经营也由中国人操控,产品专供中国市场。据悉,目前还有70多家企业正在排队申请商标注册。短期内突然冒出这么多“中国血统”的洋品牌,它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趁机在中国市场捞钱。而这个“机”人们也十分清楚:国内奶粉企业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后集体沉沦,而有着强劲刚性需求的国内消费市场却急需填补,于是进口奶粉便成了消费者的替代选择,这就让洋品牌在赚得盆满钵满的同时还抓住了一个屡试不爽的涨价借口。眼见洋品牌个个活得滋润,一些国内企业实在心痒得难受,终于坐不住,决心要与老外分食,想出披上“洋皮”专供中国市场这招。
国内市场的刚需的确创造了无限可能之“机”,但它却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趁”的。事实上,三聚氰胺事件之前我国乳业市场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增速一度连续数年超过20%,这当然也是拜刚需之“机”所赐。然而,波及全行业的三聚氰胺事件,让整个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剧变,本土乳企悉遭重创,而奶粉企业更是受挫严重。历经4年多时间的反思、整顿、变革、提振,本土奶粉企业至今似乎仍难走出经营困境和失败阴影,原因就在于那个曾经的“机”尚未现身——它不是消失了,而是转投他人。
事实上,就连如今活得滋润的那些知名洋品牌,如果不懂得珍惜当下在手之“机”,它也会弃之而去的。人们已经看到,滋润之下,洋品牌们已经开始把持不住,不断出问题了,有的甚至成为监管部门质量黑榜上的常客,而国内消费者对它们的评价也逐渐趋于理性,信任度也一降再降。这种情况对于本土品牌而言,倒是可以看作一种可趁之机。当然,能否把握住这个机会,能否创造出市场转机,关键还在自己努力。毕竟,“机”是一种客观存在,它取决于消费者的需求,更取决于他们的信心,而这种需求和信心的基础是产品的质量安全,与洋或土的身份无关。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进口奶粉频频出现质量问题及“中国特供奶粉”这一行业乱象浮出水面,有望为国产奶粉品牌提供一次市场发力的机会。但发力一定要足,而且必须要发于心,要通过努力把抓住的机会创造成赢得市场的转机。奶粉企业不要再抱怨消费者崇洋媚外了,要学会向内看,专注于自身的不足并着力克服它,用高品质的产品为自己加分,夺取市场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