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左灯。”“好,打右灯。”“按喇叭……”9月28日上午10时40分左右,在北京市朝阳区来广营附近的望京北机动车检测场检测入口处,一位身着工作服的检测人员,正在不断向坐在车内的司机发出口令,检验车辆的基本功能是否正常。而这时,一群身穿制服的执法人员,在大风中来到了入口处,边观察检测人员的工作,边查看其他检测人员的上岗资质。
原来这是北京市质监局联合北京市交管局,在北京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以下简称机动车安检机构)专项监督检查及检验能力比对工作的一次现场执法监督检测,目的是促进机动车安检机构进一步强化主体责任,提升检验工作质量与能力水平。
“这是我们检测厂的外观检测区,也是机动车进来之后的第一个检测项目,一共有6条车道,需要5名人员进行检测。按照市质监局和市交管局的要求,我们的检测人员全部是持证上岗,以‘三岗合一’的模式进行外观检测。”望京北机动车检测场场长吕毅对正在进行检测人员资质检查的执法人员介绍说。
北京市质监局产品处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前机动车年检时,车辆需要先后进行安检外观、环保外观、车管查验外观三次外观检验,检验内容有较多重复项目,给车主带来诸多不便。为此,北京市质监局、交管局、环保局三部门经过充分调研试点后,对安检外观岗、车管查验岗和环保外观岗进行了有效合并,即“三岗合一”。“三岗合一”后,单台车辆的检验时间比从前缩短了近20分钟,极大节省了车主的等待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核实完外观检测人员的资质之后,联合执法检查人员又来到了尾气检测的现场。这次的联合执法检查,不仅有质监、交管部门的执法人员,还邀请了机动车检测方面的专家以及作为行风监督员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同监督和把关执法过程。
“按照要求,对机动车安检机构的检查内容有11条,归结起来主要是4大方面:一是对资质的管理,机动车安检机构必须获得市质监局的资质许可证书;二是对人员的管理,检验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参加考试合格后,获得检验员证和主任检验员证才能进行验车;三是对设备的管理,验车设备必须经过法定计量检测部门的检定;四是标准的执行,机动车安检机构必须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检验。”北京市朝阳区稽查队的一位专家对记者说。
据了解,目前北京市共有机动车安检机构42个,其中社会车辆检测场40个,公交内部检测场两个,主要分布在15个区县;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线120条,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人员2700多人,检测场从业人员4000多人,为首都500多万辆机动车提供年检服务。
“我们通过整合质检、交管、环保三个部门有关机动车年检管理的现行规范,把各项法律法规和国家质检总局、公安部、环保部有关要求融入到标准化管理体系当中,建立起安检机构服务管理工作规范,并将规范要求落实到每个工作岗位,进一步规范了机动车安检机构的行为,有效提升了机动车安检工作水平。”北京市质监局产品处的负责人说。
尾气检测现场,只需要司机原地把车开起来,车速/转速数据实时就显示在电脑屏幕上,而最终的尾气排放数据也会当场就在电脑上出现结果。
比对的检测线上,质监人员更是把一辆“标准车”开上检测线,这时车上所有的参数,包括刹车、灯光、侧滑、速度等信息都显示在电脑上,就能知道这条检测线的误差是否在国家标准允许的2%~3%范围之内了。“在机动车安检机构管理中引入比对试验技术管理手段属于一项创新,相当于借鉴了计量的理念,由北京市计量院来负责这项工作。一年一次的比对试验,通过对轮重、车速、前照灯远光光束发光强度3个线内检验项目进行考核比对,实现了对机动车安检机构的检测设备及检测实力进行考量,促进机动车安检机构不断改进技术条件,提高检验技术能力,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公正。”北京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据介绍,此次专项检查与能力比对工作将持续到10月末,采取检验机构自查与执法人员现场督察相结合,常规监督检查与重点项目检查相结合等方式,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