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是全国农业大县,政府对农业生产非常重视,多方争取国家支持赤峰地区建设绿色有机蔬菜基地的扶持政策,按照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的思路,全力打造全市绿色有机蔬菜基地。
赤峰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松山区分局也在区政府的领导下高度重视农业标准化工作。因为要真正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就一定要实施农业标准化。以农业标准化,促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一步发展优质生态农业,最后达到农民增产增收,全面保障食品安全的目标。松山区质监局把抓好农业标准化工作作为关心关注民生问题,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举措,摆上重要日程,坚持常抓不懈。
为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安全和市场竞争力。经过深思熟虑及多方面考察,松山区质监局领导班子将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作为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的重要手段,从加强农业基础入手,切实推行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和管理。经过综合考察,以发展优质有机蔬菜标准化生产,作为质监部门开展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切入点。
经过考察论证,结合企业自身的条件、特点及强烈意愿,经请示区政府及市质监局,2011年松山区质监局正式将有机蔬菜生产列为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项目,并让松山区有机蔬菜龙头企业松山区楚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该项目的承担单位,在质监部门的指导下,将完成历时三年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
该项目被批准后,松山区政府非常重视,立即成立了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工作。松山区质监分局在市局及松山区政府的领导下积极投入到示范区建设中,与楚东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制定了《松山区有机蔬菜生产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工作计划》,同时组织相关技术专家深入示范区,开展面对面的指导,提高有机蔬菜种植中的抗病能力和产品品质。
为制定科学有效的农业地方标准体系,以指导标准化生产,松山区质监分局工作人员常常深入示范区基地调查研究,结合有机蔬菜高品质、无公害及有机环境等特点制定相应措施,及时查阅最新的国家、行业有关有机农产品标准资料,经过不断调研,结合楚东园区土质特点,与赤峰楚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起草制定了《有机蔬菜温室保护地标准化栽培技术操作规程》标准体系,共包含11个《操作规程》,并以最快的速度通过标准审定委员会审定。 松山区农业地方标准体系的建立,为松山区有机蔬菜生产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标准依据。
为抓好示范区质量监控工作。在示范生产过程中质监部门重点把好两关:一是把好生态环境关。通过宣传及培训,强化种植企业的保护意识,组织学习环保知识,杜绝发生一切污染环境行为,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二是打击假冒伪劣农资。为彻底消除假冒伪劣农资对标准化生产的不利影响,松山区质监局每年组织春季、秋季2次农资市场专项清理行动,打击假冒伪劣农资,取缔非法经营,从根本上杜绝生产事故的发生。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该标准化示范区目前已建设生产基地400亩,日光温室108栋。育苗工厂一处,园区管理中心一处,建现代农业研究中心一处,蔬菜深加工厂一处,农产品信息平台一处,农业技术培训中心一处,冷藏保鲜库正在建设,所生产的有机蔬菜一律送往北京进行检测,产品已远销北京、上海等地,推动了松山区蔬菜产业科学化发展,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有机蔬菜的旺盛需求。
下一步松山区质监局将根据任务书要求成立由主要负责人参加的“技术推广”及“农业标准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将示范区建设成果逐步向外扩张,在全区推广《有机蔬菜温室保护地标准化栽培技术操作规程》,做到有指挥、有调度、有计划、有方案,高起点、高水平的开展示范区推广工作。从优质(种)苗的引进、种植,示范区规模的扩大,农药、肥料的供应,农产品的管理、施肥、用药、灌溉、病虫害(疫病)防治等技术工作等方面,为种植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同时加强农业标准宣贯工作。一是利用培训班加强宣贯。组织专家到各个乡镇有机蔬菜种植户进行现场指导,针对示范产品不同的管理期,举办各种技术讲座和标准实施培训,发放标准文本等学习资料。二是举行专题培训。针对农产品生产及加工安全管理这一问题,将进行从田间到车间的全方位安全管理进行重点讲解,做到以点带面,确保种植、生产按要求科学、安全生产。
目前,松山区有机蔬菜生产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取得了预期的阶段性成果。已于2012年4月份通过自治区组织的第一阶段验收。其他工作也在按部就班地进行。示范区在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产品出口和推动农村经济健康和谐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并将拉动全区经济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