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晚上10点多钟,太原市质量技监局杏花岭区分局执法人员赵玉光接到了设在社区内的质量安全信息员的举报,太原市涂料厂把工人锁在厂里又在用因未经检验已责令停止使用的锅炉,偷偷进行生产。半小时后,执法人员赶到现场,敲开了厂门,让在用的有严重安全隐患的锅炉停下来,又一起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就这样被干净利索地消除了。
质量安全信息员在太原市杏花岭区已有1000多名,在迎泽区则有800多名。这种将质量技术监督的信息网络建到政府最基层组织社区、村委会,对行政辖区内生产加工企业、特种设备安全、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窝点实行动态监控的工作形式已在太原市10个县区全面铺开。
太原市仅迎泽区就有89个社区,29个行政村,而每个县区局工作人员只有20多名,管辖范围大,工作内容多,人手紧张。如何监管到位,是身处质量管理工作一线的县区质量技监局面临的一大难题。
太原市质量安全信息网络采取了层层负责、包片到人的方法,以保证正常运行。在所辖区域的每个社区、村委会聘请一定数量的质量安全信息员,质量技监局内确定责任监管人,每个责任监管人划片与信息员建立责任联系,除随时接待信息员的信息报告以外,每月定期联系一次所管信息员,及时沟通情况。
由于这些信息员文化层次、个人素质、社会环境等因素不同,对他们培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太原市质量技监局认识到,培训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发放相关法律、法规书本和请专家讲课上,责任监管人注意采取带着信息员一起工作,在干中学的方法,使信息员较快地熟悉了质量技监工作的有关内容,有利于其既及时又准确地提供违法活动的线索。为了调动信息员的积极性,太原市质量技监局还建立了相应的奖励制度。
战斗在质量技监工作第一线的执法人员深有感触地说,建立质量安全信息网以来,不仅节省了人力财力,而且拓宽了监测面,好像在所管辖区处处都有质量技监人员的眼睛。据了解,两个月以来,杏花岭区质量技监分局和迎泽区质量技监分局共接到信息员的举报近百起,端掉制假窝点23个,消除安全隐患16处。
多一个信息员 多一个信息源
时下,北京、上海以及相当一批大中城市的交通广播电台人气颇旺,尤其是司机,几乎马达一响,交通台跟着响。这倒不是因为其中的DJ嘴巨贫,真还是人家的路况信息又快又准,听了能少“堵”冤枉路。做到这一点不易,光是城市蛛网般街道上布下“天罗地网”般的信息员,就不简单,没有这么多人通风报信,实时动态地把汇总信息通报给驾车的司机,偌大个城市还不定堵成了啥样呢!
认识到信息员重要的看来还不光是各地的交通台,山西太原市质量技监局走的也是这一路。把眼线布在基层,让熟悉情况的社区、村委会工作人员充任信息员,设一个信息员就多一个信息源,由他们搜集动态实时信息,由他们组成一个质量安全的监测信息网。这样一来,质量监管的有效性增强了,源头打假的针对性明确了,质量技监的作用自然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在如今这样一个信息社会,政府部门如不创新工作方法,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信息采集和有效监管的新方式,就难以适应形势的发展,难以发挥好自己的职能。从这个意义上说,太原市质量技监局的做法是有益的,值得其他地方学习、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