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厦门国际邮轮中心荣获“国际卫生港口”称号。驻守在这里的厦门检验检疫局和平办在没有先例可循的情况下,以创先争优为动力,甘于奉献、勇于担当,推动了国内海港客运口岸中首个“国际卫生港口”的诞生。
厦门局和平办是一个正式员工只有20余人、卫生专业人员仅占一半的机构。3年前,当厦门国际邮轮中心明确创建国际卫生港口的目标后,和平办承担起主要技术指导的重担,压力可想而知。
在这种情况下,党员自发成立了“创先争优突击队”,喊出了“哪个岗位需要,就到哪个岗位去,哪个岗位艰苦,就到哪个岗位去”的庄严承诺。
创卫之初,创建主体单位有顾虑,有迟疑,参与单位目标不明确,工作不够积极、主动。“创先争优突击队”就逐个走访相关部门,沟通意见、取得共识、争取支持。他们还着力完善创卫实施方案,落实创卫日常工作机制、例会制度、简报制度,整合各技术小组,分解创卫工作目标与任务,让各技术小组工作更加坚实有效地运转。
负责向世卫组织专家讲解的人员,早在去年国内专家组验收结束时,就投入到最后的迎检工作。迎检方案一确定,他们就开始使用英语交流,无论是探讨工作,还是商量问题,英语成为唯一“官方”语言。无论是在家还是单位,他们都随身携带着汇报文件,一有时间就开始“备课”。他们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受到世卫专家好评。
食品和饮用水卫生项目需要在现有基础上进行设计建设和改造,不但牵涉到卫生专业知识,更牵涉到工程建设等,资金投入巨大。如何能既达到饮用水卫生要求,又能为企业创造效益,成为“创先争优突击队”的一个重要命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们研读相关知识和国家规定,外出实地勘察,大胆提出了在码头建设加氯系统的建议。通过在码头建设加氯检测系统,厦门港历史性地实现了由供水船供水到岸线靠泊供水的转变,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7月25日,厦门国际邮轮中心通过世界卫生组织的实地测评,获得了世卫组织与国家质检总局联合授予的“国际卫生港口”称号,创先争优成效充分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