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中旬,山东日照石臼港区,一艘来自美国KALAMA港装载44340.6吨转基因大豆的船舶靠泊西5泊位。在水尺计重工作中,面对船方的多次故意欺诈行为,山东检验检疫局岚山办事处鉴定人员冷静分析、合理处置,最终查获该轮短重1305.6吨,为国内企业挽回损失近84万美元。
发现疑点 追根究底
船舶靠泊后“拱头”(艏倾)半米,该现象引起了鉴定人员的注意。通常情况下,为保证航行安全,船方会将船体调整至平吃水或艉倾状态。而船舶在“拱头”半米的情况下靠泊还是很少见的。鉴定人员在完成水尺观测、量水工作后,预估货量短少431.9吨,船方也承认短重问题,鉴定工作看似已经接近尾声。实际上,一场艰苦的较量才刚刚拉开序幕。
为了查明“拱头”原因,需要做进一步调查。造成“拱头”的因素有很多,配货不均、航行途中的燃油消耗、调整压载水等都有可能造成船舶“头重脚轻”,从而出现“拱头”。但经鉴定人员核查配载、装港水尺数据、油舱储油量后,均未发现异常,而所有压载舱测深也基本都是0。从表面上看,似乎已经查不出什么问题了,事情就到此为止了吗?
艏尖舱测量管会不会存在问题?艏尖舱会不会有隐藏的压载水才造成“头重脚轻”?带着疑惑,鉴定人员要求船方打开艏尖舱人孔盖进入舱内核实。然而,这个很平常的要求却引起了船长、大副的高度紧张,而他们的异常表现也让鉴定人员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更加坚定了追根究底的决心。
打开人孔盖并通风后,鉴定人员进入了密闭、闷热、湿滑的压载舱内部,在到达第三层时,发现三层以下竟然有大量的压载水。问题原因终于找到了!正是这些“隐藏”的水造成了船舶“拱头”。而大副神情变得更加慌张,解释说有可能测量管底端出现故障,才出现舱内实际有水、而测量管却量不到水的情况。但是,结合船方此前的异常表现,鉴定人员怀疑其之前就对该测量管做了手脚,以达到少算压载水的目的。为了保证数据准确,遂要求船方排空压载水后再次进行工作。
而这时,船方又开始酝酿另一个骗局。
斗智斗勇 揭穿骗局
两个小时后,船方通知说压载水已排空。鉴定人员观测水尺后却发现情况更加异常——船体此时“拱头”近1米,且出现了严重右偏。假如船方仅仅只是排空了艏尖舱的压载水,那么船体出现这样的状态绝对是不正常的!与此同时,量水人员在测量1号右压载舱时,发现该舱泵入了大量压载水(靠泊时该舱基本无水),测深达到7.91米,近900吨水,而这也正解释了船舶“拱头”加剧、严重右偏的原因。量水人员还发现,该舱测量管管口有空气流动的迹象,疑似舱内水量正在变化,等十几分钟后再次核查时,测深已经降为1.40米,该舱又排出了大量压载水!
根据当时的情况,鉴定人员确定船方又在搞鬼:在观测水尺前故意泵入大量压载水以增加船舶吃水深度,之后又迅速排水以减少压载水,利用观测水尺和量水的时间差实施欺骗,达到多算货量的目的。由于鉴定人员工作严谨细致,有力地揭穿了船方精心布下的骗局。后经船代了解到,船长此前一直在暗中观察,并不时通过对讲机用希腊语与轮机长交流,而负责操控压载水的也恰恰正是轮机长。面对如此恶劣的欺诈行为,鉴定人员向船方提出了严正交涉,表明了一查到底的决心,并向其阐明了故意欺诈应承担的后果。
随后,鉴定人员采取了针对措施:暂时封存船方有关人员的通讯设备以切断联络通道,要求船长共同参与工作,并安排专人监视轮机长。经过周密安排,第三次工作得以顺利完成,经计算预估货量短少超过1300吨,船方对首次水尺计重数据签字盖章认可。
此时,已经凌晨1点半了,整个过程耗费了近9个小时。
调查取证 初现端倪
6天后,该轮卸船完毕。由于涉及货值较高,船东代表、货主代表、保险代表、第三方检验机构共同参与了末次水尺计重,经计算,全船共短重1305.6吨,短重率高达29.4%。水尺计重结果得到了船方签字盖章认可。值得注意的是,艏尖舱测量管又恢复了正常,更验证了在首次工作前测量管被动了手脚。
经调查,该轮在美国KALAMA港装货,提单数根据港口皮带秤数出具。是否因皮带秤计重误差较大造成了装货不足?经鉴定人员调查,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首先,船方在装货港做过水尺计重。由于皮带秤计重存在一定误差,为确保装货足量,大副在装货港自行做了水尺计重以进行验证,当时港内风平浪静,有利于准确观测水尺,而其计算的货量比提单数多200余吨。当鉴定人员询问为何装、卸货港货量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别时,大副告知只有船长有权解释短重原因,而询问船长时,他又把所有责任推给大副。其次,5号货舱货物状态明显异常。在前期工作中,鉴定人员根据个别船员透露的部分重要信息,重点对5号货舱进行了核查,发现舱内货物堆垛表面出现较大的凹陷,货物中间区域与边缘落差较大,有被明显被动过的痕迹。由于该轮带有自卸设备,因此怀疑船方在靠泊日照港前曾对5号舱货物动过手脚。
近年来,船方实施故意欺诈行为屡见不鲜,进口大宗货物短重现象频频发生。山东检验检疫局以综合管理体系运行为契机,不断规范口岸法定鉴定工作,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并取得显著成效。今年前7个月,山东口岸共查获短重案例455起、国家质检总局发布警示通报4个、山东检验检疫局发布警示通报8个,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达0.48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