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河北内丘县城往西行驶,山林渐浓,山路渐弯,远处山峦绝顶。不知翻过多少座山,走过多少个弯,终于在一处山坳里看到翠绿掩映下的红房顶,这就是太行深处的岗底村了。
岗底村,如今又名富岗山庄。岗底变富岗,记录了当地人均收入由不足80元攀升至近两万元的历史,见证了当地苹果从野果子摇身变成一个100元的“金苹果”的奇迹。这个富了一方的苹果名为“富岗苹果”,2011年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保护范围为河北省内丘县侯家庄乡、獐么乡、南赛乡3个乡镇所辖行政区域。
盘山路上,河北省质监局标准处处长胡书宏就向记者介绍:“岗底村的土质属片麻岩中性偏酸土壤,非常适合富士苹果的生长,中国农业大学土壤与环境学院检测的报告显示,岗底的土壤是砂型土质,富含钾、镁等多种元素。除此之外,500~1200米的海拔,高达15摄氏度的昼夜温差,让富岗苹果的先天条件得天独厚。”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努力。来过富岗的人,无不为它严格、精准的“128道工序”、“25道硬关”所叹服,可以说,富岗苹果的成功离不开其标准化种植的推广。早在2004年,岗底村总支书记杨双牛就请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胡小松教授、河北农业大学李保国教授,为富岗苹果量身定做了生产标准,运用“统一、简化、协调、选优”的原则,将生产过程各环节纳入标准化生产和标准化管理轨道。也就是128道标准化生产工序。对果树什么时候整枝,什么时候疏花,什么时候疏果,什么时候施肥,什么时候拉枝,什么时候套袋,什么时候浇水,什么时候防虫等各个环节都规定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它就像工人手中的一张图纸,果农按照一道道生产工序生产着苹果。
2006年,经过两年的建设,富岗公司相继建立了《富岗绿色苹果生产基地选择标准》等标准化综合管理体系和标准化品质指标体系。两年间,示范区建设共增产优质苹果1.1亿公斤,产品商品化率达到99%。标准化种植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模式带来的弊端,采用物理和生物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减少了盲目用药、过量施肥等现象,降低了生产投入,进一步改善了生态环境。这一年,富岗苹果以96.8的高分通过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验收,顺利成为河北省第四批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岗底的科学化种植之路由此全面展开。128道标准化生产工序的落实更加严苛:一道做不到位罚款100元,少两道罚款200元,少3道罚款1000元。另外,每个果园都要立牌子,明确种植责任人,牌子上必须标示:果园经营者姓名、学历,获得哪级证书,证书编号,果园面积,果农的联系方式等,所有信息全部建立日志档案,由村委会生产技术部专人负责。“128道工序,25道硬关”换来富岗苹果果形正、着色匀、酸甜适口、细脆津纯、清香蜜味,给消费者“吃了还想吃”的感觉。除此之外,为保障苹果品质,富岗每年还要随机取苹果到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进行检测,报告显示,标准化种植的富岗苹果各项指标均高于全国代表值,其中,含水量89.3%,果肉脆、多汁、质地细、纤维少,果肉含原糖8.7%、蔗糖15.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1%,果肉滴定酸0.295%、果汁pH值3.3。有据可证的营养价值,上佳的口感,喜人的外观,让富岗苹果迅速风靡市场。
科学化种植成果在2008年得到进一步肯定,这一年,富岗苹果作为奥运会唯一专供苹果搬上奥运餐桌。自此,科学的种植手段彻底征服了这个农业传统深厚的太行山村,标准化种植深入人心,村民们对“128道工序”的执行热情空前高涨。各种荣誉也接踵而至,以岗底村为中心的富岗苹果种植区先后成为国家园艺作物标准园、全国科教兴林示范村、第七批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河北富岗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被评为全国行业质量示范企业、全国重质量守信誉公众满意单位、全国食品工业优秀龙头食品企业、全国质量服务诚信示范企业,2011年,“富岗”品牌成为中国驰名商标。
如今,富岗苹果遍及北京、香港、石家庄等大中城市的31家专卖店,苹果的身价倍增,单只价格超过100元。这漫山遍野的“金苹果”让岗底村成了名副其实的富裕山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