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模式”渐入佳境
——广东检验检疫局输非产品检验检疫集中监管区建设侧记
近年来,依托广交会、珠三角“制造业产业集群”的优势,广州逐渐形成小商品生产制造、采购、贸易的集散地。上万的非洲、中东客商,以“个体经营者”或“中小企业”的形式在周边市场采购各类现货商品,经广州黄埔港出口至非洲、中东各国。
“在稳增长的大前提下,市场采购商品出口是出口方式的有益补充。重要的是如何确保质量安全,培育及维护好中国制造在新兴市场的声誉和地位。”广东检验检疫局局长李延辉表示。
“要认真履行国际贸易国家间协议,响应对市场采购商品开展检验检疫的需要,探索建立市场采购出口商品检验监管模式和质量问题追溯机制。”广东局副局长黎庆翔说。于是,广东检验检疫人顺时而动,市场采购商品监管的“广东模式”应运而生。
新难题
区别于“厂购商品”,市场采购商品以消费品居多,散货、杂货为主,通常一个集装箱内多则有二三十种,少则有近十种货物。由于缺乏正常的出口渠道,存在着许多不规范行为,出口产品质量风险较大。
“常规的监管方式已经不起作用,必须针对这种贸易方式的特点,采取更加有效的监管办法和措施。”广东局检管处处长钟帮奇分析。
课题已经提出,黄埔检验检疫局率先接题,抢答。2011年7月,广东局首个输非产品检验检疫集中监管区在黄埔嘉利码头进入筹备阶段。2011年7月至9月,进行专业团队及组织搭建,检验检疫部门、CCIC、海关设立驻区办公室,筹备区在两个月时间内完成初步规划,进入试运行阶段;2011年10月至2012年6月,进入流程及标准梳理阶段。期间,黄埔检验检疫局积极与码头、物流企业、组货单位协调沟通,在流程、人员和宣传推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形成一整套包括预报检、报检、检验、核价、监装、出证的科学高效的操作流程。
专用的“市场采购商品装运前检验监管仓”内,轻工产品、汽车用品、日用化工、家电、家具、机械、建材等分门别类、整齐摆放,检验检疫查验流程和监管职责挂墙公示……这个近3万平方米全封闭的监管区,自货物进入闸口开始,就由检验检疫部门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管,处处散发出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气息。去年10月份以来,监管区来货量逐月递增,目前月出口量近300标箱。
新思维
“要以监管的杠杆来撬动市场。”黄埔局局长樊武疆说。市场采购商品出口监管的“广东模式”,就是跳出固有思维,以“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进行探索与创新。
它以组货单位管理为重点,制定组货单位备案制度,配套组货记录的档案管理,为市场采购商品的溯源掌握第一手材料。
它对代理商、个体采购商进行规范化的业务引导,制定详细的申报指引和表单模板,在申报环节有效掌握货物清单、采购地、包装情况、生产厂家、价格、有无装箱记录、有无抽样记录等情况,加强监管的针对性。
它实行“不干预”随机抽样制度。在不影响正常验放的情况下,由检验检疫部门提供免费检验服务,如发现问题则针对同一产地的相同商品采取重点查验,如检测正常则对相应商品提供便捷监管措施。随着抽样数据的积累,进行风险研判,将监管重心向高风险的货物倾斜。
此外,为重点扶持市场采购管理有序、质量有保障、申报规范的组货单位,引导个体采购向代理采购过渡,在建立出口商品合格评定机制的基础上,推出分类信用管理办法,根据市场采购商品的信息提供程度、组货单位的经营记录和随机抽样结果,确定ABC三个企业类别。通过分类管理,鼓励组货单位做大做强,并逐渐将场区监管职能向供应链管理过渡。广州市卓志物流集团公司副总裁于志刚总结说:“检验检疫部门通过自成体系的监管制度,把组货单位、采购商和我们经营单位,结成了一个整体,共同培育出口新兴市场产品的信誉。”
新手段
2012年2月27日至28日,国家质检总局、财政部组成联合调研组,赴广东调研输非出口产品监管相关情况,并实地考察广东局输非产品检验检疫集中监管区,对该局输非产品检验监管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近年来,我国对非洲、中东贸易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广东局顺应形势作出工作调整,带来了明显的社会与经济效益。从事对埃及出口汽配等产品的客商张扬说:“首先是运输、装卸等成本较其他口岸,每个柜2000元减少到1000元,其次是时间上也缩短一半。最重要的是区内货物质量有保证,国外客商信得过。”依托监管区,张扬顺利由个体采购转型为代理采购,从逃避外汇监管的采购行为转型为正规的国际贸易行为。
目前,监管区已发展了十几家大型组货单位,其中4家已经形成规模和规范化的操作流程。有9家驳船公司和国际班轮公司在黄埔口岸就输非货物的海运服务形成合作方案,并与黄埔区政府、广州港航运中心就形成非洲和中东航线航运指数进行了接触和研讨。广东局正在计划,联合口岸经营单位,进一步使检验检疫的监管思路和培育优秀组货单位的政策相结合,提高监管的有效性,打造更便捷的物流通道,用更贴近市场的手段来规范市场。
渐入佳境之下,一切将会更加安全、有效与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