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加快质量振兴脚步的关键之年,全国产品质量监督工作面临新机遇和新挑战,亟待实现新时期的新发展。日前,围绕“三抓两提高”(抓有效性、抓规范性、抓科学性,提高工作层次、提高生活水平)等话题,国家质检总局监督司司长纪正昆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记者: 2006年,全国产品质量监督工作成效显著,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为2007年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请您简要地介绍一下2006年产品质量监督工作的进展情况?
纪正昆:2006年,我国监督抽查工作不断提高有效性。全年共对14843家企业的264类、17613种产品开展国家抽查,平均抽样合格率77.4%;对17.2万家企业的22.8万批次产品开展省级监督抽查,平均抽查合格率83.2%。生产许可管理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对20485家企业颁发21134张证书,对节约资源能源、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了显著作用。机动车安检机构资格审批和监管工作全面实施。对66类1806家企业实施国家免检。受理产品质量申诉50128件,处理48030件,有效调解质量纠纷,为企业、用户和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1亿元;受理质量鉴定申请897件,涉及产品价值总额2.6亿元。
记者:“十一五“时期是全面落实《质量振兴纲要》目标最后攻坚的关键阶段,做好2007年全国产品质量监督工作尤为关键,今年工作开展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纪正昆:2007年是产品质量监督工作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实现新发展的关键一年。为了加快推进实施质量振兴,国务院和质检总局将对新形势下的质量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对质量监督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为此,做好2007年全国质量监督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密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部署,按照总局关于加快实施质量振兴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加快管理创新、提升服务水平,切实增强质量监督工作的有效性、科学性和规范性,为全面提高我国产品质量整体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记者:2007年产品质量监督工作的开展需要抓好哪些重点,完成哪些任务?
纪正昆:2007年,按照总局关于加快实施质量振兴的总体要求,围绕“三抓两提高”,着力于抓有效性、抓规范性、抓科学性,着眼于提高工作层次、提高生活水平,切实做好11项重点工作:
一是抓有效性,着力提高质量监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紧紧围绕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找准质量监督工作的切入点和立足点,最大限度地发挥质量监督工作服务民生、促进经济、保障安全的有效作用。
首先,要着力加强对农用产品的综合监管,把提高农村社会质量安全保障水平当做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第二,要严格资源、能源和安全产品的生产许可,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第三,要切实加强对重点产品的监督抽查力度,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有力的质量保障;此外,要进一步发挥国家免检扶优扶强的有效作用,促进我国产业产品企业整体竞争实力的不断提升。
二是抓规范性,着力推进质量监督依法行政。进一步加强质量监督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检验机构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人员队伍建设。
三是抓科学性,着力加快质量监督的管理创新。继续制定实施好《全国重点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指南》、加快完善质量监督技术法规体系、加快“金质工程”和质量监督信息化建设、加强对全国产品质量状况的科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