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广西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获悉,4月20日起,广西质监部门开始组织办理我区首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登记备案,第一批7大类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可向当地质监部门提出登记备案申请。
为规范全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登记备案工作,自治区质监局4月11日印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登记备案办法(试行)》。该办法称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是指在各类市场外和食品流通环节经营场所外有固定生产场所,从业人员较少,生产规模较小,采用传统工艺加工生产,无预包装或者简易包装的传统食品生产加工者。
据悉,第一批小作坊登记备案的生产加工品种为7大类:粮食加工品(大米、小麦粉、挂面和干米粉)、食用植物油(压榨类)、肉制品(酱卤肉制品、熏烧焙烤肉制品、油炸肉制品)、酿造酱油、酿造食醋、糕点(月饼除外)、豆制品(发酵性豆制品,如腐乳、豆豉、纳豆等;非发酵性豆制品,如豆腐、干豆腐、豆浆等,腐竹类除外)。
广西自治区质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广西大约有6000多家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很多还是地下经营的“黑户”。实行登记备案后,通过多部门联合监管和指导帮扶,规范小作坊生产行为,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并初步建立起政府对小作坊生产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