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河北省质监部门调查,农村食品质量现状堪忧。
据了解,食品质量安全问题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小作坊式食品加工点分布面广且分散,监管起来十分困难,是食品监管的死角和盲区,极易发生问题;二是由于农村消费水平普遍不高,质量意识相对较差,为制售假冒伪劣食品提供了市场,同时执法部门检查的次数少,也为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提供了可乘之机;三是少数获证企业没有严格按照规定的生产条件生产,不能保证持续稳定生产合格的产品。这三类问题在农村表现得尤为突出。
随着年底之前肉制品、乳制品、饮料、调味品、方便面、饼干、罐头、冷冻饮品、速冻面米食品、膨化食品等十类食品市场准入工作的基本完成,食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应加强针对性,继续深入开展。
——加大食品无证查处力度。按照先城镇、后农村,先经销、后生产的程序,有步骤地加大无证查处的力度。重点打击生产、经销无证食品的违法行为和假冒伪造国家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市场准入标志(QS)以及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行为。
——严厉打击食品生产企业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行为。重点查处农村食品加工企业使用陈化粮、地沟油、毛发水、吊白块、硫磺、硫酸镁、双氧水、甲醛、敌敌畏等禁用品生产加工食品的违法行为。
——建立违法企业黑名单制度。对已查实的生产劣质食品企业、造假企业和黑窝点,向社会公开曝光,使造假者无处藏身。
——完善打假目标责任制。全省各级质监部门要掌握辖区内食品企业的分布、数量、检验能力、获证情况等,建立食品生产企业月检查制度。凡在食品监管中失职、失察,不作为、乱作为和殉私枉法的,辖区内食品出现事故造成重大后果的,要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