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气象专家建议珠三角应制定新标准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广东在细粒子监测方面领先全国

  本报消息:本报26日独家报道我国空气质量评价体系缺失、不能反映珠三角地区能见度下降的实质,气象专家27日上午接受采访时表示,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应制定相应的地方标准,将细粒子、能见度等纳入空气质量评价体系,目前广东对灰霾的监测能力已可满足制定新标准的要求。

  “如果以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标准来衡量,珠三角地区的空气质量属于比较差的等级。”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首席专家吴兑指出,目前国外如美国等的空气质量评价体系项目比较多,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一氧化碳、臭氧、能见度和PM1(粒子直径小于一微米)等,而我国现行评价体系只含前三种。粤港双方已联手在珠三角包括香港在内设立了16个监测站,PM2.5、臭氧等项目都纳入监测,但每日发布的珠三角区域空气质量指数中,只比国家标准的三个项目多臭氧一项。

  吴兑透露,对珠三角来说,最关键的指标是能见度和PM1。目前珠三角的PM1是发达国家的1-3倍,这些粒子最影响能见度,所以天空看起来总是“灰蒙蒙”的。而黑炭浓度过高也是造成珠三角能见度变差的另一重要原因。形成黑炭粒子的主要是汽车尾气和其他不完全燃烧排放的气体。

  目前广东细粒子等监测方面全国领先,广东气象部门有6个灰霾观测点,其中建在广州番禺的中国大气成分站,是目前华南地区唯一一个能监测PM1的国家级大气成分站。广州明年还将建8个,深圳将建3个大气成分站。专家认为,如将能见度、细粒子等指标纳入空气质量评价体系,对研究和改善珠三角地区灰霾天将非常有帮助。

  吴兑建议,针对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的空气污染特点,可制定相应的地方标准,并非一定要修改国家标准。他说,现在国内大部分地区仍以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传统污染为主,现行国家标准在全国来说比较适用。但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大城市的污染已转变类型,接近一些发达国家的污染情况,这些地区应有新的空气质量评价体系,将细粒子、能见度、黑炭浓度等项目纳入标准并公布。

作者:罗冰 杨绮薇 来源:羊城晚报广州 发布时间:2007年03月29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