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调查借助市民信箱的网络资源,对全市19个区县的1万名消费者进行了调查。从调查结果看,62.6%的市民觉得最近一年的食品质量问题有所好转。绝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超市卖场的食品质量还是有保证的,食品出现质量问题的比重相对较低。调查还显示,市民们具有较高的食品消费意识。九成市民认为,安全健康是选择食品的首要因素,其次是无害无污染、富有营养、味道好的食品;他们还认可“为保证食品质量,多花一点钱”的消费观念。三分之二的市民同时表示,在购买食品时会查看保质期等各种安全标志,并严格遵守不食用过期食品的生活习惯。
调查也发现,三成半的消费者认为标有安全标志的食品未必安全,且标志容易仿造。从具体情况看,有六成市民了解“绿色食品”标志,但对“QS”(质量安全)标志和“无公害食品”标志的了解度只有50%左右,而认识“有机食品”标志的市民仅为调查对象的三分之一。
就“如何改善食品质量环境”,超过九成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加强监管力度,扩大监管覆盖面”和“严惩肇事者,禁止其涉足食品行业”两项措施。还有七成市民指出,与权威部门的公告相比,他们更多地通过媒体获得食品质量安全信息,希望有关部门能加强对媒体信息准确性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