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湖南武冈提升蔬菜产业质量安全管理水平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蔬菜是人们每天生活的必需品,蔬菜产业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在蔬菜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蔬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工作重点,经过“十一五”期间蔬菜质量安全工作的全面推进,湖南省武冈市蔬菜质量安全水平有了明显改观和提高,但从总体上讲还难以整体把握,蔬菜质量安全管理仍是今后一段时期蔬菜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工作。

  1、蔬菜质量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1.1高毒高残留农药得到有效遏制

  全市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的发生次数和超标程度下降。近几年抽检合格率达95%以上,质量安全状况有了较为明显的改观。

  1.2生产者质量意识明显增强

  蔬菜生产涉及千家万户,菜农对蔬菜质量安全的意识和安全生产技术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上市蔬菜的质量安全。近年来,由于农业(蔬菜)技术推广部门多形式、多层次开展广泛宣传,广大蔬菜生产者认识到提高蔬菜质量安全水平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生产无公害蔬菜的意识不断增强。同时,一系列蔬菜安全生产技术、标准化技术培训的深入开展,广大菜农的科技素质有了较大提高。

  1.3安全生产技术体系逐步建立

  目前,初步建立了包括水旱轮作、嫁接换根、防虫网隔离、杀虫灯以及色板诱虫、生物农药治虫、农残速测技术在内的蔬菜安全生产技术体系,其中杀虫灯、生物农药等安全生产技术的集成应用,大大减少了化学杀虫剂的使用量,提高了蔬菜产品的安全性。蔬菜安全生产技术体系的建立,为创建无公害蔬菜基地、发展无公害蔬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1.4农业标准体系逐步形成

  武冈市高度重视并积极开展无公害蔬菜标准制定工作,符合当地实际的无公害蔬菜地方标准发布实施,大大提高了菜农应用农业标准的能力,推动了农业标准化的实施。

  1.5源头管理进一步强化

  一是田间生产档案制度在无公害基地逐步建立。二是农资经营市场逐步规范。“绿剑”系列执法行动等专项整治活动在各地农业投入品市场纷纷展开,违禁农药的经营和使用情况得到严厉查处,蔬菜生产源头的安全监管得到加强。通过执法检查,农资经营户受到了宣传和教育,高毒高残留农药的销售和使用得到了有效控制。

  1.6监测监控体系逐步健全

  经过几年来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基地检测站以及农贸市场、超市等检测点组成的蔬菜质量安全检测体系逐步完善,基地自检和部门监测能力不断提升,市场准入力度不断加。

  2、蔬菜质量安全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2.1部分区域生态环境退化,质量安全水平提高难度加大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工业“三废”向农村扩散,使部分蔬菜生产区域的水、土、气生态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农业生态环境的退化,影响了蔬菜产业向绿色、安全方向发展,若不采取积极措施,这一问题将越来越突出。

  2.2蔬菜市场体系不完善,难以体现优质优价

  目前,农产品批发市场主要起到集散和交易的平台作用,无公害蔬菜在批发市场上难以体现自身“价值”。而在农产品批发市场上,客户只认产品外观,不认产品内质,无公害蔬菜内质优势无法体现。市场准入、批发、零售等各个环节如不能规范结合,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就会流于形式。

  2.3产销运作机制不适应,产品质量溯源难

  目前,蔬菜生产规模小,生产群体大,组织化程度低,规模经营的蔬菜基地在整个蔬菜产业中的比重还很小。千家万户分散性的生产经营格局,随意性的种植制度,不确定的品种、数量和质量,很难与销区的生鲜超市、团体配送和连锁经营企业建立相对固定的供货渠道,占据相对稳定的市场份额。“产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的传统蔬菜运销方式,无法形成产品质量的信誉与责任追溯链,造成蔬菜产品质量溯源难、管理监控难。

  2.4蔬菜病虫防治难度加大

  盲目用药、混配农药“隐性违禁”问题导致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现象依然存在;部分常年蔬菜基地因多年连作,病虫害加重,现有防治技术难以适应生产需要,防治难度进一步加大。

  3、对策建议

  3.1进一步增强意识、提高素质

  大力发展优质安全无公害蔬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现阶段农业科技水平还较落后、农民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下,要继续大力引导广大菜农生产优质安全无公害蔬菜。通过各种媒体加强宣传,使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发展无公害蔬菜的紧迫性,把安全卫生优质产品生产经营变成自觉行为。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积极开展送科技下乡、科技入户等活动,向蔬菜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和基层农技人员、蔬菜生产经营者宣传蔬菜质量安全知识。同时要加强蔬菜安全生产技术、质量控制技术的培训,提高生产者的安全生产技术应用能力,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步伐。

  3.2“治疏”结合,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的治理保护和科学利用

  农业生态环境的治理,要遵循“统一规划,保护治理,合理开发,综合利用”的原则。有关部门要严格控制和杜绝工业污染物对农田的排放,严格执行工业废水排放标准,加大对农田排放有害物质的单位的处罚力度,严禁开设对基地环境有污染的工厂。要强化农业环境的监测管理,搞好生态环境的小流域治理。

  3.3完善技术体系和质量标准体系,推动标准化实施

  蔬菜品种多,技术复杂,现行标准体系较为薄弱,空白点也较多,标准制定任务更为重要和繁重。农业部门和标准化管理部门应相互配合,根据蔬菜市场变化和生产技术进步状况,积极研究和利用国际标准,加快有关标准的制修订步伐,形成合理的蔬菜标准体系,保证标准的科学性、先进性和适用性。同时,要加强蔬菜标准化的推广实施工作,在标准化推广实施过程中,要积极采用最新科技成果,及时总结先进的生产经验,把高效、省工、节本综合生产配套技术与推进全程质量控制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标准化实施水平。鼓励支持企业、专业合作组织成为实施基地标准化生产的主体,促进蔬菜产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提高先进适用技术和标准化生产技术措施的到位率。要实现标准的推广应用与蔬菜产业的发展相结合,把标准化渗透到整个产业链,实现蔬菜产地环境、生产资料、生产过程和产后的加工、保鲜、储运、包装、标志等全过程的标准化。

  3.4加强农业执法,完善蔬菜质量安全监测体系

  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建设得到加强,蔬菜卫生安全质量管理已纳入依法治农的主要内容。必须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打击经销假冒伪劣产品等违法行为,规范蔬菜生产和经营行为,促使生产者自觉进行无公害生产。同时,要进一步完善蔬菜生产基地、营销企业蔬菜农残自检与管理部门市场抽检监督相结合的蔬菜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加强蔬菜产地产品的农残监测,建立健全蔬菜基地安全用药和田间管理制度,积极推行田间生产档案制度,建立和坚持采前检测、安全期采收制度,严格把好蔬菜产地采收质量关。对已通过论证的无公害蔬菜基地和无公害蔬菜产品,有关部门必须加强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要加强产地环境、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的例行监测,强化上市蔬菜的抽检监督。

  3.5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逐步推行标识流通

  无公害农产品的市场价值不能实现,就无法调动生产者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的积极性。市场准入只是一种制约行为,而不是一种激励行为。政府应制定有关扶优限劣的政策,对于名符其实的无公害农产品要在进城入市、产品检测、市场宣传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调动农民和龙头企业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必须完善蔬菜批发市场和蔬菜零售渠道,严格规范市场。对进入流通市场的蔬菜产品,根据不同的质量进行分级,根据不同的质量实行不同的标识,逐步改变蔬菜“统货、散货、无标识、无包装”的传统农产品的产品形态,形成现代商品形态,做到产品有标识、有承诺,促进优质安全蔬菜价格机制的形成,实现蔬菜质量安全的可追溯性。  

  3.6扶持发展蔬菜经营主体,创建新型蔬菜产销体系

  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贩销联合体、配送企业等多种形式的蔬菜经营主体,提高我省蔬菜产品的自销能力和产业化组织化水平。大力推广“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进一步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鼓励企业发展“订单农业”,与农民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通过建基地、连市场、下订单、树品牌、搞配送,建立起新型蔬菜产销体系。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农业推广网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30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