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国Ⅳ标准落地需多管齐下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在国内,实施更严格的机动车尾气排放控制,从来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整车和发动机企业的说法是:“厂家已有了国Ⅳ产品,奈何没有国Ⅳ油品。即使已经实施了几年的国Ⅲ标准,符合标准的柴油到目前尚且无法全面保障供应,更不要说国Ⅳ柴油。油品不达标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出现,给厂家、用户造成了很大负担。”

  石化企业也有怨言。“国Ⅳ柴油的国家标准尚未出台,没有标准,石化企业就无法生产符合标准的油品。”环保部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主任汤大钢向《商用汽车新闻》记者介绍说:“在国标委网站上可以看到,国Ⅳ柴油国家标准还处在报批阶段。”

  这样就构成了一个环环相扣的矛盾链条。落实国Ⅳ标准,突破口在哪里?

  前提——标准统一

  首先,给出明确、统一的标准是排放控制稳步升级的基础条件。

  “现在,部分地区如北京、上海已有了国Ⅳ柴油的地方标准。不过,如果各地都按照当地的地方标准去推动排放控制升级,那么汽车厂家在生产时就会面临标准不统一的窘境。”汤大钢认为。

  广东油气商会油品部部长姚达明对此表示赞同:“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制定一套完善的国标实施路线图。据我所知,日本针对油品升级有一套路线图。路线图公开后,大家就清楚每年要做什么。”

  态度——雷厉风行

  如果不想完成某件事情,那么总会找到借口;如果想要完成某件事情,那么总会找到方法。推动国Ⅳ标准的实施也是如此。

  “国家应当制定明确的燃油提标路线图,并强制要求如期实施。如果部分炼油企业以成本提高为由不愿意更新生产设备,那就应该被淘汰。”某业内人士认为。

  环保部在2010年7月发布《车用柴油有害物质控制标准(第四、五阶段)》(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中,无论是在经济还是技术方面,对炼化企业来说,生产高标准柴油不成问题。“油品升级的关键在于脱硫,国内‘三桶油’(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都已经掌握了相关技术,但在改造成本无法通过油价转嫁的情况下,它们认为这样的投资是一种负担。”上述人士透露。

  这一问题的解决,必须要有更高层的行政力量主导。此前降低汽油含铅量的经验或许可以借鉴:1998年,当时的国家环保总局力推汽油无铅化,但石化企业同样以准备时间不足、工艺体系不成熟等理由搪塞。最终推动无铅化进展的是国务院。同年,国务院发布129号令,限期停止生产销售使用车用含铅汽油。2000年7月1日,中国仅用两年时间就完成了汽油无铅化。其中,中石化于1999年7月1日起全部生产无铅汽油,2000年1月1日起其所属加油站停止出售含铅汽油,提前6个月达到国务院的要求。

  手段——给予补贴

  在出台严厉措施的同时,给予适当补贴也很重要。

  据某石化企业相关人士介绍:“要达到新的排放标准,需要石化企业投入巨资进行设备、生产工艺改造,增加的成本要由石化企业消化。在不提升油价的情况下,需要有关部门给予适当补贴。”

  需要补贴的另一个群体就是终端用户。众所周知,排放升级后的车辆,将有1万~2万元的价格提升,如果终端用户无力承担这笔开支,此前升级国Ⅲ标准时出现的一幕幕并不光彩的“戏码”或许会重演。

  对于如何营造排放控制升级的整体环境,某汽车企业负责人给出了建议:“我认为,应该出台鼓励消费者购买国Ⅳ产品的政策,比如给予一定奖励。一般消费者特别是商用车行业的消费者更关注经济效益,而降低排放实现的是社会效益。同样用途的车,用户肯定选择价格偏低的,如果国家给予补贴,再加上升级到国Ⅳ标准后动力、环保的提升,才能吸引用户。对于企业来说,就要提升技术水平,掌握关键技术。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在价格上就会受制于人。我建议,国家对这类共性的技术研究应给予支持。”

作者:佚名 来源:商用汽车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27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