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我们的城市已经进入到“读图时代”,五颜六色的广告招牌和花里胡哨的建筑外观成了城市人日常视觉观感的题中应有之义。曾经代表老广州的上下九路,经由一番“皮肤打扮”,成为弄不清楚是舞台布景还是繁华之地的所在,人们若想参观广州,最好是到此地一游,以便象征性地领略一下新旧城市的精彩。想当年,当“奇装异服”代表着“颓废”和“反动”时,中国绝大多数的城市外观均由单一色彩组成。今天,这种“单一”恐怕已经成为年龄稍大的人们的遥远回忆,和城市年轻一代毫无关系,因而也和“现代化”背道而驰。
为了使城市洁净,更为了使城市充满活力,我们曾经全体动员,从“穿衣戴帽”到“灯光工程”,可谓无所不用其极,从而让白天的城市越来越像巨大的商业楼盘,而晚上的城市则越来越接近欲望发散的娱乐场所。对此我们不是没有付出代价。位于沙面东端的红楼,一直是沙面的重要象征之一,其中的特色就是那用红砖砌成的墙面,色彩鲜明而又单纯,远远一望便知其所在。可惜,为了满足洁净欲求,红砖墙给不假思索地涂上了油漆,以至于永远破坏了砖块的呼吸功能,砖墙表面开始粉化,漆膜起泡,原有的风格与品味荡然无存。
在关于如何处置城市外观的论证过程中,“哑光”和“闪亮”构成了争论不休的核心。其实说“争论”是言过其实的,因为“哑光”几乎从来没有进入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决策者和投资者的头脑中,他们想都不想就认为现代化的城市理所当然是金光闪闪的,于是“高科技派”和“光亮派”就成为建设城市的主导方式。这反倒证明城市炫耀是制订有关发展政策的潜在基础,不少人也以为城市外观只是个审美问题,只涉及欲望表达而不涉及任何公共标准,更遑论什么“光污染”和“视觉污染”了。
炫耀使人眼花,眼花刺激消费,所以炫耀就成了诸多消费中的一种,并归属于城市人专有。城市迅速扩张,旧街区转眼间就被铲平。殊不知被铲平的不止是旧街区,还包括老市民的自豪感和认同感,以及对城市的温情记忆。28日,行走在新兴的城区中,你发现连问路都变得很严重,因为没有人敢说他了解这个日新月异的地区,生于斯长于斯也无济于事。在辨识新兴城区这一点上,全体居民竟然处于同一认识水平。
炫耀还使城市变得光怪陆离,炫耀竞争更使视觉污染成为不争的事实。我们发现整座城市越来越处在喧嚣的状态中,不仅声音在喧嚣,而且视觉上也在喧嚣。光在跳跃,色彩在鸣放,城市像光与影共同构成的电影蒙太奇,通过消费被植入到城市人的视网膜。很少有人关心视觉是否受到了伤害,更少人对城市在视觉上的公共性提出异议。我们可能没有意识到,在大规模的城市扩张当中,公共性日益成为市民权利的根本点,成为维护我们安全与幸福的目标。
在此应当呼吁,请尽快建立城市公共视觉标准。至少要从这个角度来认识规划城市色彩的意义。公共视觉标准不是一个审美问题,更不是一个风格或样式问题,而是一个长久生存的大众问题。如果我们不是从这个高度来认识城市色彩规划,如果我们不能意识到公共性在确立城市外观走向中的作用,我们就有可能盲目地迷失在视觉污染中,并受到持续不断的潜在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