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棺论定,抑或痛定思痛?
8月,WAPI(无线网络技术标准)执行底线延迟两个月后,一切冷却得悄无声息。
喧嚣退去,反思者仍未驻足。
“很简单,WAPI问题实际就是中美两国利益和力量较量的过程和结果。”日前,国内某WAPI主要涉案企业高层在一个非公开的行业会议上如是感叹。
此前,国家科技部办公厅调研室也在一份调研报告中,对WAPI问题进一步作出评论,“中国与美国在WAPI问题上的较量,完全是国家利益之间博弈的过程。遗憾的是,我们失败了。
在记者获得的相关资料中,美国方面一再提出警示称,中国所表现出的“新技术民族主义”倾向将对美国的国际地位造成很大的威胁,美国政府应当采取相关政策,遏制这种趋势的蔓延。
WAPI进退之间
科技部这份题为《技术标准是什么?》的调研报告,对WAPI问题的不良后果作出了全面的分析:
首先,一个国家为了有效规范市场,及时推出具有完善认证机制和加密算法的国家标准,这本来属于国家经济主权的范畴,而且也是对人民负责任的体现。但在正式对外宣布强制执行该标准近一年后,又突然宣布“无限期推迟”,这对于政府的诚信度提出了挑战。
其次,在研究制定WAPI国家标准以及开展相关技术设备研发过程中,许多国内外企业已经根据国家要求,投入了大量资源。但就在最后关头,政府的退让使得这些企业的巨大付出与希望化为泡影,这将严重挫伤中国企业及相关机构参与未来国家标准工作的信心。
第三,在大型跨国公司的游说下,美国政府对WAPI标准不惜大动干戈,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投石问路,试探中国寻求技术自主权的决心和底线。这一次的大获全胜,将为美国及相关国家今后继续打压中国标准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最好的参考依据。
报告直言,这不仅表现在国内相关企业缺乏相互之间的协调与默契,远不如韩国企业那样为了维护自己的WAPI标准而竭尽全力一致对外,而且表现在对技术标准的战略意义缺乏最基本的认识和理解。
报告称,国内有人把中国致力于研究自己的国家标准作了这样的“形象的比喻”:中国的足球水平低,踢不过别人,只好制订出一套中国的足球竞赛规则来,还美其名曰“民族足球”;还有同志认为,国外有很多的标准,我们只需要照搬照用就行,何必还要费力做自己的标准?
该报告指出,正是这些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中国技术标准的败退之势。
压力下的标准战略
科技部办公厅调研室差不多同时的另外一份题为《技术与国家利益》的调研报告也指出,对我国而言,实施标准战略是提升国家竞争力至关重要的核心环节。
《技术标准是什么?》一文指出,“在关税壁垒逐渐被拆除后,技术标准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垄断和控制国际市场、保护和发展本国市场的最有效手段”。
资料显示,目前发达国家在全球技术转让和许可收入中的份额已经高达98%,同比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占全球三分之二左右的比例,可以看出,“发达国家控制技术输出的份额,要远远高于其资本输出的比例”。
该份报告指出,技术标准不仅增加了发达国家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优势,而且诱导了技术后进国家在战略路径上的跟踪模仿和过度依赖,抑制了这些国家创新能力的提高,使经济发展越来越呈现出依附性的特征。
“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我国没有理由不对此表现出高度的警觉。”
所幸的是,我国已经在技术研发上倾注了相当的精力。
科技部公开资料显示,2002年初,科技部徐冠华部长提出了新世纪施政的四条基本纲要:
首先,“十五计划”期间(2000年-2005年),中国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将会有显著增长。2002年开始,国家全面启动12个重大关键技术攻关与产业化示范科技专项。
这些技术专项包括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软件、信息安全与电子政务及电子金融、功能基因组与生物芯片、电动汽车、高速悬浮列车、创新药物与中药现代化、主要农产品深加工、奶业发展、食品安全、节水农业、水污染治理、重要技术标准等。
同时,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在研发方面投入比率(GERD?也有了显著增长,从1997年的0.64%上升到2002年的1.23%。
其次,中国已经意识到,在全球知识经济中人才竞争十分激烈,因而将更加努力使外流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回流到国内。
再次,入世后,中国将强化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尤其关注加强对中国发明者的知识产权保护,并在国家研究和开发项目中着重加强有利于中国的知识产权的管理。
最后,中国将花更大力气,着重通过利用中国独特的语言,利用与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相关的独特的商业和行政环境,利用中国独特的生物遗产和中医药宝藏,在如信息技术、通讯及生物技术等领域里开发中国自己的技术标准。
此外,为了更好地推行国家自有技术标准,科技部立项的“中国技术标准发展战略研究”已经启动,预计到今年年底,将共拨研究经费1000多万人民币。该项目共分为四个方面,即环境科学、信息科学、农业技术以及制造业。
“新技术民族主义”?
中国的一系列标准战略在一开始就引起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警觉和压制。
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外企业对中国实施标准化顾虑重重。以“强制认证标志”为例,目前,我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下的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中国强制认证”方面的工作。但国外企业担心:中国强制认证制度被用来阻碍外国进口货物的船只入港,认证审批手续过程过于冗长不合情理,有些检测中心对他们所检测的标准可能有产权利益因而不是客观独立的,有些检测要求重复以及高昂的认证费用。许多国外企业还认为,中国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并未履行世贸组织规定的透明度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
今年5月份,美国全美亚洲研究所发表了一份报告——《中国入世后的技术政策:标准、软件及技术民族主义实质之变化》。报告指出,如果中国希望超越“世界工厂”的地位,实现新知识经济产业强国的梦想,那么中国就需要能帮助其一跃成为新技术领先者的政策。
该报告以中国推行无线局域网(WLAN)鉴别和保密基础结构(WAPI)国家标准、推广以Linux为基础的操作系统来取代微软视窗的努力为案例,认为中国正在兴起“新技术民族主义”。
该报告称,在中国的“新技术民族主义”中,不仅包括国家增加对技术开发的投入(与技术民族主义的理论保持一致),还包括更为积极的与私营企业的合作、在国家科技项目上对外国更加开放,并且更重视国际规则的制定和政策协调。其内涵是“利用全球化提供的机遇,追求有利于国家经济和安全利益的技术发展,在国际竞争中为国家利益服务”。
报告解释称,中国的问题在于,民族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整体而言无法从跨国公司手中夺取技术和标准的控制权。在这一点上,就必须依靠国家权力的帮助。但是,国家权力的效果是十分有限的,所以必须与其他资源结合在一起相配合,以便灵活运用。这些资源包括:中国特有的市场优势以及跨国公司为争夺进入中国市场而展开的激烈竞争,以及中国业已积累的技术能力和日益积极的研发政策。
报告最后提出警示:“所有这些因素一旦结合在一起,就将使中国基于标准战略的产业政策比任何其他挑战跨国集团垄断地位的国家都更具实力。”
今年6月,美国国会下属的“美中经济和安全评议委员会”发布2004年年度报告,其中关于技术和军事发展的部分这样写道,“中国发展成为一个高科技生产、研发中心,是其经济改革战略的一个关键内容,其发展步伐已超出很多外国观察家的预期。中国使用日益强大的技术实力来干什么——不管是转变为军用,还是控制信息流向民众——都是直接涉及美国国家安全的问题。另外,这些进步在何种程度上挑战了美国在技术发展方面的竞争力,是美国经济安全生死攸关的问题。”
这份报告还建议,国会应命令政府制定并公布协同的、全面的国家政策和战略,迎接中国对美国在维持科技领导地位和竞争力方面的挑战,如同现在要求制定和发布国家安全政策一样。
美国国家科技理事会近期同样有报告指出,在知识产权保护,特别是专利保护的某些方面,美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修改专利标准的领导者。国际上按照美国模式来协调专利标准,实际上是承认了美国实力,这也为美国发挥领导作用提供了机会。该报告最后明确提出,政府必须确保国际间标准的融合不会使美国利益受到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