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产品质量状况分析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产品质量与2010年相比稳中有升,全年没有发生重特大质量安全事件和区域性、系统性、行业性质量安全问题。

  一、总体情况:

  全区共有工业产品生产企业122702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681家。有1230种产品获得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有食品生产加工单位7943家,其中食品生产加工企业3493家,全部取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4450家,全部签订了质量安全承诺书。有150家企业获得509张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1945家企业获得质量体系认证证书。食品农产品认证证书1548张,占全国获证证书的2.97%。全区目前拥有中国名牌产品11个,内蒙古名牌产品255个,与其他省份相比,内蒙古自治区名优企业数量较少。

  2011年围绕食品、农资、建材、轻工等重点产品和区内主导产品、公共安全产品进行了监督抽查。其中,国家监督抽查了内蒙古自治区婴幼儿配方乳粉、羊绒制品等16类124家企业的145种产品,合格111家131种,产品合格率90.3%,比去年89.5%略有提高;自治区监督抽查87类(含食品)2822家企业的3442种产品,合格2515家企业的3103种,抽查合格率90.2%。相比2010年84.5%提高5.7个百分点。抽查表明内蒙古自治区工业产品质量状况呈稳中有升态势。

  2011年自治区监督抽查食品、农资、建材等产品具体情况为:食品抽查3493家获证食品及其相关产品企业中的1606家企业的1834种产品,合格率91.7%,较去年提高4.5个百分点。从企业规模看,抽查大中型食品企业173种产品,全部合格;小型食品企业1618种,抽查合格率为97.4%。抽查结果显示,乳粉、酸牛乳、液体乳、啤酒、葡萄酒、速冻肉制品、冷冻饮品、番茄调味酱、方便食品、糖果及糖制品、食用菌和塑料食品包装袋12种食品及相关产品合格率为100%。质量较差的产品是桶(瓶)装饮用水、火锅汤料、豆制品,合格率分别是76.5%、73.3%、63.6%;农资产品抽查合格率87.4%,较去年提高5.4个百分点。播种机、聚乙烯农用薄膜产品全部合格。化肥质量下降,合格率为82 %;建筑装饰材料产品抽查合格率87%,相比去年77%提高10个百分点。水泥、防水卷材、粉煤灰砖、混凝土电线杆、建筑用钢材、装饰装潢用石材、陶瓷砖、塑料管材、建筑扣件、胶粘剂、混凝土外加剂和木质门合格率100%。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和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产品质量下降,合格率分别为66.7%、52.9%;轻工产品抽查合格率91.1%,大部分产品质量状况较好,羊剪绒毛皮、中小学教科书抽查合格率100%。絮棉制品和学生校服总体质量较差,合格率为78.6%和70%。

  二、质量安全状况分析

  2011年自治区监督抽查中,大型企业产品抽查合格率100%,中型企业产品抽查合格率98.6%,小型企业产品抽查合格率87.9%。全区大中型企业质量水平稳定,小型企业产品合格率较去年83.4%有所提高。

  小企业产品质量相对于大中型企业依然不高的原因:一是质量管理基础薄弱,内部管理松懈,质量保证能力不足,存在生产过程质量把关不严、检测设备落后、质量管理人员缺乏等问题。大多数小企业未建立标准、计量和质量管理体系,质量保证措施缺失的现象普遍存在。二是少数企业质量法制意识淡薄,诚信缺失,故意掺杂使假,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等违法行为屡禁不止。三是内蒙古自治区工业企业主要产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生产比例较低,一些行业和企业对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对一些占全国比重较大的产品(如稀土)的标准研究落后于产品的生产和研发。

  食品、农资、建筑装饰材料、轻工和自治区优势产品具体质量安全状况分析如下:

  (一)食品

  抽查中,酱油、食醋、半固态调味料产品抽查合格率与去年相比有所上升。桶(瓶)装饮用水合格率为76.5%,合格率低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卫生管理、工艺把关不严以及设备老旧不及时更新导致菌落总数、电导率等项指标超标。火锅汤料合格率较去年下降13.3个百分点,原因是企业原辅料把关不严,生产工艺控制不当所致。合格率最低的是豆制品,为63.6%,不合格主要项目是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超标,主要原因是企业对生产过程控制不严格,企业不能采取适当的加工工艺及贮存方式,极易造成微生物指标超标。

  风险监测方面,2011年选择对生命健康存在较大危害的非食用物质、致病菌以及易被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包括过氧化苯甲酰、溴酸盐、糖精钠、苯并芘、苏丹红、柠檬黄、三聚氰胺、盐酸克伦特罗、山梨酸钾、甲醇等41项风险因素开展监测。发现存在植物油溶剂残留量、饮料中糖精钠和炒货中二氧化硫超标的风险问题。

  总体上看,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食品质量安全风险主要集中在危害人体健康安全的卫生指标、食品营养成份不达标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上,个别企业还存在恶意造假行为。

  (二)农资产品

  化肥质量下降,抽查合格率为82 %,与去年相比,下降9.7个百分点。原因是生产者大多是小企业,管理不规范,产品质量难以控制,有机肥料合格率只有58.3%。

  流通领域化肥质量良莠不齐,尤其是执行企业标准的产品问题多,存在故意改变产品名称,变相降低产品质量的现象。如有的企业在尿素中加入有机物后取名为“有机尿素”,降低国家标准要求,误导消费者,牟取非法利益。

  (三)建筑装饰材料产品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抽查合格率为66.7%,与去年相比提高了12.9个百分点,合格率虽有所上升,但仍维持在较低水平。主要原因是小型企业设备简陋,加之为降低成本,减少水泥用量,导致强度不够,质量达不到标准规定的要求。

  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产品抽查合格率仅52.9%,与去年抽查相比,合格率下降了47.1个百分点。不合格项目主要是表观密度、压缩强度、燃烧性能。造成表观密度不合格的原因是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可发性聚苯乙烯珠粒使用量;压缩强度不合格的原因是产品密实度不够造成的;燃烧性能不合格的原因是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不加或少加阻燃剂造成。

  (四)自治区优势产品

  1.羊绒制品。2011年共抽查羊绒制品52个批次,合格51批次,合格率98.2%;抽查分梳山羊绒56批次,合格55批次,合格率98.2%。内蒙古自治区纺织行业的主导产品分梳山羊绒和羊绒制品都存在一些问题。分梳山羊绒存在平均直径总体逐年加粗的趋势,而细度是山羊绒这一稀缺纺织原料最重要的质量指标,究其原因,主要是市场收购不按质论价,牧民一味追求产量,盲目引进产量高、品质差的山羊品种,对本地优良品种产生重大冲击。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优质阿尔巴斯绒山羊、二狼山白绒山羊和阿拉善白绒山羊的数量迅速减少,分梳山羊绒品质的改变应引起足够重视。羊绒制品的质量问题主要是小企业或小作坊产品羊绒含量不合格,在羊绒制品中存在标识不真实或以次充好的现象。

  2.稀土产品。内蒙古自治区稀土产品占全国的50%。抽查表明,大、中型企业产品合格率分别为98%和91%,产品质量总体稳定并逐年提高。部分小企业产品不合格是工艺水平落后、原材料和生产环境不合格和相应的稀土国家产品标准、检测标准还不能完全覆盖所有的稀土产品造成。很多稀土产品没有国家标准,如钕铁硼合金、贮氢合金只有产品标准,而没有相应统一的分析标准,这势必会给产品质量判断带来一定的困难。

  三、建议

  (一)强化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的落实,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一是要引导企业树立正确的质量责任观,督促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的各项制度,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确保产品质量安全。二是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和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不断提高产品的档次和质量水平。

  (二)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狠抓大案要案的查处。继续加大对包括食品、特种设备等质量风险较高,与民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以及质量问题频繁发生的产品和相关企业的质量检查力度,加大对食品、重点产品的监督抽查比例,进一步落实监督抽查经费。建立执法打假举报投诉网络,完善举报投诉奖励制度,集中整治假冒伪劣问题严重的重点产品、重点区域,严厉查处和打击制假售假违法行为,继续深入推进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整治专项工作。

  (三)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建立质量信用档案,严格实施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建立质量失信企业“黑名单”制度,对诚信缺失、制假售假的企业,依法曝光和查处。积极开展质量诚信宣传教育活动,鼓励企业进行诚信承诺,增强质量安全自律,承担质量安全责任。

  (四)切实加强标准化工作,有效推进标准战略。以健全和完善各行业、各领域标准体系为重点,加快内蒙古自治区优势重点产业的标准研究和标准化专业人才培养及人才队伍的建设,指导企业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进一步提高全区标准化水平,使企业的产品生产及管理步入标准化管理轨道。

作者:佚名 来源:内蒙古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24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