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耕时节的到来,吉林省四平市的春耕准备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四平市质监局采取四项措施,对今年的农资打假保春耕工作做到了早谋划、早部署、早落实,并取得了阶段性实效。
一是重点突出,做到监督检查有的放矢。全市质监部门以化肥、种子、农机具等农资产品作为重点产品,以梨树、公主岭等农业大县(市)为重点区域,重点检查化肥有效养分及种子、化肥、农药等定量包装农资产品的净含量。本着为企业负责、保障群众权益的原则,查看企业产品质量档案建立情况及执行标准、生产工艺、出厂检验状况、原材料来源等情况,全面建立化肥产品完善的企业档案及产品质量档案,方便了对化肥生产企业的动态监控。深入排查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和隐患,及时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明确监管人员、明确监管责任、明确解决时限,切实做到提前预防、提前整治。
二是广泛组织打假下乡活动,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维权意识。四平市质监系统组织执法人员到有影响、有代表性的农村集贸市场现场讲解农资识假辨假、维权和科学使用等知识。加大对农资打假工作的宣传,进一步扩大声势,营造“假冒伪劣,人人喊打”的社会氛围,震慑制假售假违法犯罪活动。仅在公主岭南崴子质监局就发放假冒伪劣农资识别宣传资料600余份。
三是充分发挥技术机构的优势,提高农资执法检查的技术含量。四平市质检所、计量所充分发挥质量、计量检测主力军作用,突出重点,全力做好春耕备耕农资的检验检测工作,为执法部门农资监督检查提供可靠依据。各县(市)局所属技术机构也结合当地实际,积极做好化肥、地膜、农机具等农资产品的抽样检验工作,对广大农民的春耕备耕进行了有效指导。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生产企业都能按照复混肥料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的要求组织生产,对进厂原材料采取自检和索要相关检验报告两方面严格把关,从源头上控制产品质量;对出厂产品在自检的同时主动将样品送质检机构检验进行对比,严把出厂关,对出厂检验不合格产品一律不出厂,待技术处理至合格产品方出厂销售。
四是创新监督检查方式,努力提高监督检查的有效性。在农资打假行动正式开始之前,四平市质监局就对农资打假任务进行了层层分解;在行动中,又进一步加强了督查督办力度。各地质监部门按照四平市质监局的统一部署,创新监管方式,确保监管实效。四平市质监局在两查之初就组织相关人员培训,并和技术机构人员密切配合,严格按照标准要求抽取样品,对抽样全过程录像,正是数九寒冬,同志们不畏严寒,每户企业平均在户外抽样时间达1小时,没有一人说苦叫累。
截至目前,四平市质监局对四平地区43户化肥生产企业进行了逐一检查,共抽取样品16户(批)次,检验6批次,全部合格,还有10户(批)次待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