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利益渗透与标准战略的气节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由于触犯了国外既得利益集团的领地和战略触角,后者会通过各种手段对新兴标准进行打压

  无需多言现代经济竞争中,掌握自主产权标准的重要性,但为什么我们的某些决策部门却在如此紧要的问题上犯了迷糊?

  “谁使用EPC标准,谁就把自己的信息资源控制权交给了EPC Global。”信息产业部在2006年8月递交给国务院的《信息产业部给国务院有关电子标签情况的汇报》中如是指出。

  这不仅意味着国家的产业和经济安全无法得到保障,甚至可能在非常时期威胁到国家安全。比如,目前的很多军用物资实际上都是民品,这些物资在非常状态下的集中和流动信息一旦被详细掌握,相关军事动向就可以轻易地泄漏。

  而这一格局正是美国EPCGlobal所深有寄望的。即在全球范围内建成一个规模超过互联网、以企业和产品信息为核心的“物联网”,监控、跟踪全球使用并进入该系统的所有企业及产品的全部信息。

  与此类似的是美国缔造和主控的互联网格局——根服务器在美国国内,后来者皆纳入股掌之中,且绝无机会跳出此一秩序,只能在此基础上重新作检索。这自然适应“地球是平的”新环境,也利于与世界接轨,极端的例子却包括,正是依靠对互联网的控制,美国在科索沃战争中一下子让对手陷入现代科技战争的盲区。

  或可作为启示?与传统战争概念不同的是,现代高科技战略竞争中,很可能没有补救的机会,亡羊而不能补牢。于互联网格局如此;于电子标签编码标准,也是如此。

  “为什么我们的标准战略竞争每战必败,甚至不战而败?”信息产业部某司长曾多次在内部场合如是感慨。前者如无线互联网国家标准WAPI,后者则暗合了“休克”中的电子标签编码标准NPC。

  利益恐怕是其中最核心的因素。

  一方面,由于触犯了国外既得利益集团的领地和战略触角,后者会通过各种手段对新兴标准进行打压。

  WAPI案中,美国方面上至国务卿、参议两院,下至各产业团体和相关企业,就通过不同方式对我国政府、国际标准组织等不断施加压力,最后将“一个中国国家强制性标准”拉入了尴尬境地,在国际标准体系中屡屡碰壁。

  另一方面,更加难以应付的是,这些国际上的利益团体更加善于通过各种手段,培养、卷裹和挟持国内利益代言体(人),进行各种形式的“利益渗透”,即成里应外合之势。

  比如,TD-SCDMA国家3G标准确立以来,国内企业的整体支持热度就一直不高,某些知名企业反而跟着国外WCDMA电信巨头一起,批判TD-SCDMA的技术落后性、不兼容性,追捧其他两种标准。动机中不可排除的因素就包括,如此一来,这些企业合作、代理的WCDMA/CDMA2000标准产品可以继续啃吃中国市场,与他们的国外“主子”一起维系原来的市场秩序。

  同样,尽管已经被颁布为国家强制性标准,WAPI在国内产业界的推进过程也一直不尽如人意。某些企业根本就不愿意生产适配该标准的产品,因为它们更加在意的是,手头积压的迅驰笔记本电脑产品如何卖得更好,以及如何继续保持好与英特尔的合作关系。

  通过类似联盟,这些国内的利益载体尽管可轻松获得不少的恩惠,但于我国产业和经济安全、国家利益,以及这些中国同盟军而言,无论WCDMA、Wi-Fi(WAPI对应的美国无线局域网标准),还是EPC的做大和垄断,都不是一件好事。

  长远来看,影响现代国际间经济竞争的诸多决定因素中,除能源外,高科技领域的战略地位正变得越来越重要。标准的抢滩更是赢得主动地位的上上之策。

  此中,除了经济实力、我国庞大市场的后盾外,分外重要但不被提起的应该还包括,投入这一战役的战略眼光、坚韧的气魄,以及凛然的气节。

  在外部压力和利益诱惑双重门下,我们的决策者和相关部门、企业,是否树立了标准和高科技战略的意识?是否具备抵抗利益诱惑的气节?是否充分做好了承受和反抗来自各方面压力的心理准备?

作者:陈志刚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发布时间:2007年03月13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